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建构对话是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课堂报告(Class Presentation)是知识建构中极为重要且频繁使用的一种对话方式。通过课堂做报告,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社区知识的共享和发展。然而,在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跟踪知识建构课堂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不会做报告,报告质量低,报告流于形式等问题;低质量的课堂报告,常常导致知识建构对话很难深入下去。那么,能否结合KB实践,找到更有效的策略,逐步改进学生做报告的水平呢?本研究尝试设计与运用有针对性的支架式教学,力图在多次迭代的设计研究中提升学生课堂报告展示能力。本研究以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18级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22个(男10,女12)15岁左右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教师是研究者本人;在持续一学期的知识建构课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上,主要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经过三轮迭代设计,循序渐进地改进学生课堂做报告的水平。主要历程如下:(1)新手阶段,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支架进行“配对”报告,该阶段学生对如何做报告以及支架的使用都不太清晰,全班形成简单的报告规则;(2)懵懂阶段,学生主要围绕个人研究问题的深化和发展进行个人报告,该阶段使用的支架是研究者根据新手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修订和补充;(3)建构阶段,学生对报告规则以及支架的含义都比较成熟,该阶段学生借助在懵懂阶段后修订的“报告”支架围绕小组主题进行主题报告。研究者对各个阶段进行跟踪记录,搜集的原始资料包括学生记录的学习单、数课平台上的观点、设计的作品、做报告的材料以及视音频等数据源。主要从做报告的“质”和“量”两个角度进行数据分析;“质”的方面: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学生做报告的内容进行编码,然后利用SPSS对编码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学生做报告的效果以及每个阶段之间的差异性;“量”的方面:主要分析学生参与报告过程中互动交流的人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支架式教学能够提升知识建构课堂中学生参与报告交流的“量”,学生参与报告交流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说明学生积极参与报告交流,从而对报告内容有更深入的思考。(2)支架式教学能够提升知识建构课堂中学生做报告的“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在三个阶段做报告水平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每个维度受影响的表现各有不同:在新手阶段和懵懂阶段中,学生在内容和互动交流维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可视化工具维度未表现出差异;在“报告”支架使用的懵懂阶段和建构阶段中,学生在内容、互动交流和可视化工具这三个维度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呈现良性的发展趋势。(3)支架式教学能够促进知识建构课堂中学生提高报告学习效果,三个阶段的报告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报告”支架在提升学生课堂报告展示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