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人民生存与发展的精神依托,是中华民族休戚与共的内在凝聚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力军,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希望。增强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有助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充分开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其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为视角,立足于对海南省部分高校本科生的调研数据与访谈资料,透视海南本科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现状。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态度理论和社会心理生成环境论对其现状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增强海南高校本科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本文除导论外,正文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主要相关理论包括社会态度理论和社会心理环境生成论。第二部分是海南省高校本科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现状及原因分析。据调查,海南高校本科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自信度,具体表现为海南高校本科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较积极的认知和认同,对其价值持肯定态度并具有较好的传承意向。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等为海南高校本科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海南高校本科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也存在不足之处,即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尚存面窄层浅的现象、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情感归属与认同薄弱和部分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性不高。这主要是因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良的认知定式,导致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偏差;二是教师文化底蕴欠深,削弱了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引导力;三是知识信息传递欠科学性和艺术性,难以表达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层的认知兴趣;四是复杂的社会心理环境,冲击着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第三部分提出了进一步增强海南高校本科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路径,即坚固教育者的文化素养之本,夯实大学生文化自信知识基础;丰富信息内容,优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化程度;优化高校文化环境,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