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在历史变革和经济活动活跃时期人口流动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流动速度加快、规模加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显示:截止2013年末,全国2.45亿的流动人口,已超过全国总人口总数的1/6。近年来,吉林省流动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在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受相关制度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城市中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就业问题较为突出。在城镇寻找工作,挣钱谋生、改善生活条件是流动人口迁移的最根本的目的。对于人民尤其是流动人口而言,就业的保障就是生存的保障,是改善其基本生活条件的前提。目前看,流动人口在城镇中地位较低,就业和收入并没有受到公平的待遇,现有的制度并不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基于此,本文在“吉林省流动人口就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选题,运用2012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吉林省部分)展开相关分析。运用2012年吉林省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分析吉林省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流动人口数量庞大、以中青年为主、性别比偏高、受教育程度偏低;流动人口在省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长春、延边、松原、吉林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从流动人口户籍结构分布来看,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和省内流动均以农业户口为主。流动人口的流动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对居住地的满意程度、社会地位的变动提升、生活方式的偏好和家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吉林省流动人口就业结构与收入状况,得出结论认为,吉林省劳动力年龄流动人口在城镇的就业和收入均处于弱势地位。具体特征体现为:无论从就业状况,还是收入水平,男性流动人口均优于女性流动人口、中青年流动人口优于年龄大的流动人口、持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优于持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高的流动人口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流动人口。吉林省流动人口及其就业与收入水平的基本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影响吉林省流动人口就业及收入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在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因素和社会资本因素,其中,人力资本是决定流动人口就业地位和收入水平的最主要因素;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其中,政策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方面,而市场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制度障碍造成的,主要是影响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的合理、有效配置。为此,应该从加强农村人口教育和外来就业人员职业培训入手,逐步提高农村转移人口就业能力;同时,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及以其为核心的配套制度改革,为促进流动人口就业、提高流动人口保障水平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