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交部记者招待会是中国政府对外发布外交活动信息、阐明中国内外政策以及解释中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所持立场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外媒报道或评论中国内政外交的一个重要信息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发言人绝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质疑或反对意见并进行针对性的解释或反驳。从这点上看,发言人的应答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论辩话语,反方就是可能对其立场持质疑或反对态度的现场记者和国际受众。在外交部记者招待会上,针对记者提出的诸如领土主权、人权、贸易纠纷等较为尖锐或敏感的问题,发言人常常使用“人身攻击”论证予以反驳,即通过否定对方的人格或品质进而否定或者质疑对方提出的立场或论证。当前学界对此现象尚未予以充分关注,更未从论辩话语的角度对此加以深入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借助语用论辩学的基本研究框架,以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真实应答话语为研究语料,对其中出现的“人身攻击”论证进行了论辩分析和合理性评价。研究发现,在发布会上,发言人通常使用辱骂型、境况型和“你也是”型三种人身攻击论证来降低对方的可信度,试图将对方排除在论辩之外。辱骂型人身攻击可以分为四类:攻击对方的人格、攻击对方的信仰、攻击对方的智力以及攻击对方的专业性;境况型人身攻击可以分为两类:怀疑对方的动机以及怀疑对方潜在利益;“你也是”人身攻击又可以分为四类:前后言行不一致、前后行为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以及光说不练。其中辱骂型人身攻击属于直接人身攻击,而境况型和“你也是”型人身攻击属于间接人身攻击。根据外交部记者招待会的机构语境以及“人身攻击”论证的一般性合理评价标准,本研究提出了外交部发言人应答话语中使用“人身攻击”论证的合理性标准,这些合理性标准主要包括:指责内容真实与否、指责内容与对方立场的相关性、指责内容是否过激、指责内容是否中伤或侵犯他人名誉等等。依此标准,本研究对语料中的“人身攻击”论证进行了合理性评价。研究发现,新闻发言人在指责对方不负责任、不明智、不专业,以及质疑对方潜在利益、指出对方言行不一时都可能存在谬误。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较为重要的启示。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将论辩话语研究与外交部记者招待会研究搭上对话的桥梁,为发言人应答话语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发言人应答话语中其他论证策略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路径;同时本研究结合机构语境,制定了使用“人身攻击”论证的合理性标准,为评价其他论证策略的合理性提供新的评价方法。在实践层面:本研究为外交部发言人如何合理使用人身攻击论证,避免出现谬误提供有效的指导,即发言人在使用人身攻击论证时,不仅需要考虑到语言的有效性,还需要考虑机构语境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