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对气候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行业都在倡导减排固碳。通过改变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如秸秆还田,来增加农田土壤的碳汇,既有利于减少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农户生活水平,发展集约化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领域减排固碳的新尝试。本文以碳汇补偿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外部性、公共产品、生态资本价值等理论,分析了要激励农户参与秸秆还田项目必须要建立碳汇补偿体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结合碳汇补偿的原则,对基于该项目的生态补偿机制做了全面的分析: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的确定方式、资金来源、补偿形式及途径和监督机制。然后结合对济宁市任城区农户的调研情况,分析农户基本特征对参与秸秆还田项目意愿的影响,并用意愿接受调查法得出该地农户愿意接受的补偿金额。最后结合当地的特征构建适合当地的碳汇补偿机制。本文分为6章,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该部分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背景、方法和思路、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则以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为主体,重点说明补偿的原则。第二部分(第三、四章)。该部分试图构建从一般到特殊的碳汇补偿机制。第三章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现状以及任城区该项工作的现状及问题。第四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农户的生态环境意识,运用logistic分析农户特征与还田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出影响因素按显著程度排序分别为年收入水平、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第三部分(第五、六章)。尝试采用意愿调查法和机会成本法分别获得补偿标准,最后确定以意愿调查法获得标准为较合理的标准,该地区补偿标准为287.48元/亩。并分析机制的主要因素,构建适合当地的补偿机制。最后针对任城区秸秆还田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经济、社会情况,提出对开展碳汇补偿有效的政策和建议。该论文研究获得适用于济宁市任城区的补偿标准,并分析了碳汇补偿体系中主要的因素,构建了当地的碳汇补偿机制。虽然短期内还难以推行该机制,但该研究为未来碳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是一项大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