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中国汉族成年人TNF—α基因多态性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中国汉族成年人原发性ITP患者的易感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基因启动子区五个基因多态性位点(-238、-308、-857、-863和-1031)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215名成年原发性ITP患者和206名正常对照的外周血。用PCR-RFLP和PCR-SSP方法检测TNF-α基因启动子区五个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用基因计数法分析每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与原发性ITP的关系,用SHEsis软件对五个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单倍体型分析。结果:TNF-α基因启动子区五个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原发性ITP患者和正常对照中未发现显著差别。但是,TNF-α基因启动子区单倍体型GGC(-238G、-308G和-857C位点)与原发性ITP的低发病风险有显著相关性。该单倍体型在患者和正常人中的频率为85%和89.5%(p<0.05,0R=0.64,95%CI:0.42-0.97)。这一相关性也出现在男性患者组,而在女性患者组中并未发现这一相关性。结论:本实验首次报告了中国汉族成年人群中TNF-α基因启动子区单倍体型GGC(-238G、-308G和-857C位点)与原发性ITP的发病风险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未发现成人原发性ITP易感性与TNF-α基因启动子区-238、-308、-857、-863和-1031五个单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相关性。第二部分中国汉族成年人IFN-γ基因多态性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目的:基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急性期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异常升高,探讨中国汉族成年人原发性ITP患者的易感性与IFN-γ基因第一内含子+87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82名成年原发性ITP患者和79名正常对照的外周血。用PCR-SSP方法检测IFN-γ基因+874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用基因计数法计算分析该位点与原发性ITP的关系。结果:IFN-γ基因+874位点的T等位基因和含有T的基因型(AT或者TT型)在患者组中的频率均略高于对照组,对发病风险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A型等位基因和含有A的基因型在患者组的频率降低,但是经过卡方检验计算均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基因第一内含子+874位点各型别与原发性ITP的发病风险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第三部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初诊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 IFN-γ及相关基因的表达与临床意义目的:基于初诊及治疗后原发性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NF-α、IFN-γ、TIM-3、 Gal-9, F0XP3和IL-17A的mRNA表达变化,研究原发性工TP发生的免疫机制和治疗后免疫系统的变化情况。方法:用SYBR Green I实时定量PCR检测37例初诊原发性ITP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NF-α、IFN-γ、TIM-3、Gal-9、F0XP3和IL-17的mRNA表达情况,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它们与原发性ITP诊断和治疗之间的关系。结果:成人原发性ITP初诊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FN-γ (p<0.001)、TIM-3(p<0.05)、Gal-9(p<0.01)、IL-17A(p<0.001)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成人原发性ITP患者初诊组和皮质激素治疗后缓解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FN-γ (p<0.01)、TIM-3(K0.05)、Gal-9(p<0.01)和FOXP3(P<0.001)的mRNA表达量出现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缓解组IFN-γ、TIM-3. Gal-9和F0XP3的mRNA表达量和初诊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IFN-γ、 TIM-3、Gal-9、IL-17A和F0XP3的表达水平和成人原发性ITP的发生和治疗密切相关。研究这些分子和相关免疫细胞有助于原发性ITP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解释其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