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药作为菜药兼用的经济作物,高产高效的特点非常明显,是当今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较为理想的推广项目,开发前景极为广阔。本文从山药的国内生产供给、消费需求、价格政策、市场流通以及加工等方面进行初步的综合研究,分析了中国山药产业生产、消费和流通等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本产业发展,并为政府决策提供宏观理论依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对山药需求的不断增加,山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近十年来,我国山药年供给量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影响山药供应因素主要有气候条件,种植规模,栽培技术,相对价格以及体制影响等。随着山药产量的增长以及居民食物结构的调整,山药消费也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影响山药消费的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销售价格,消费偏好和可获得性等。
我国山药现有四种流通渠道,以家庭为单位的流通方式则是现阶段山药的主要流通方式。此外,我国山药的种业发展相对于常规作物来说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育种与引种工程落后,品种种性退化和技术服务落后。由于我国山药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山药加工企业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加工设备差、技术力量弱以及管理低效,使得多数企业存在加工规模小,加工效益低的问题。硫含量超标、包装不规范、贮藏条件差、运输工具简单等制约因素,造成出口能力较弱。
经历了1992年~1993年的价格低谷和1994年~1996年的价格迅速上升阶段后,山药价格从1998年起进入了稳步上升的阶段,其主要加工品——干山药也具有相似的变动趋势。同时,山药的价格也会随着市场离产地的远近以及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影响山药市场价格波动因素主要有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和宏观经济因素等。
运用灰色理论对我国山药产业进行初步分析。第一,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国内7个主栽山药品种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7个品种中,农大长山药1号综合性状最好,其他品种从好到坏依次为平凉山药、蠡县麻山药、汾阳山药、济宁米山药、太谷山药和安顺山药。第二,依据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我国山药单位面积产量增长的GM(1,1)模型并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山药单位面积产量进入稳步增长的阶段,随着品种的更新换代,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逐步推广,山药单位面积产量将继续呈上升趋势,但速度不会很快,维持在5%左右。
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山药产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具体的政策建议有:推进农业生产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山药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强种子管理,健全繁种制度,规范经营秩序;加快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努力选育和推广山药新品种,提高山药产业的科技水平;加快山药流通设施建设,提高贮运能力和培育壮大农业市场竞争主体,促进山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