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血管内皮损伤所致的内皮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如一氧化氮合成减少、内皮素合成增加等,近来的研究表明:内皮损伤所引发的炎症反应同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炎症介质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又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因该药物抑制了甲羟戊酸(MVA)及其衍生物的形成,因而具有多效性,具有许多非调脂作用,抗炎作用是其中之一。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是炎症反应中常见的标志性介质,其浓度反映了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本研究对高血压病患者给予氟伐他汀口服,观察治疗前后血压、CRP及IL-6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他汀类药物的降压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本研究入选患者共80例,诊断标准及血压测量方法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分类标准:收缩压≥140毫米汞柱(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所有病例均为2006年5月-2007年8月于我院内科收住院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及具有体内高炎症反应状态的疾病。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与上述患者对照,其年龄及性别与患者组相当。8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 mg、氨氯地平5 mg口服,每日一次,共服用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氟伐他汀40 mg,每日一次,共服用4周。治疗前后空腹留取血液样本。记录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吸烟情况。测量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测定全部标本的CRP、IL-6、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值(HDL)。将高血压病患者的CRP、IL-6浓度与血压水平做相关性分析,对比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压、CRP、IL-6、TG、TC、LDL及HDL水平,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CRP、IL-6、TG、TC、LDL及HDL的变化。将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与血脂变化做相关性分析。
全部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AS8.0统计软件包进行。所有计量资料测的值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检验用直线相关性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被视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在本研究中,80例高血压病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龄45-76岁(65.4±9.5),病程为4个月-22年。氟伐他汀组的年龄为45-71(64.1±8.2)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病程为6个月-21年。对照组的年龄为48-76(65.9±9.8)岁,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病程为4个月-22年。氟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比、年龄、体重指数、病程,吸烟情况及肝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
高血压病患者的CRP、IL-6浓度随血压升高而增加。CRP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725,p<0.01),与舒张压呈正相关(r=0.825,p<0.01)。 IL-6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704,p<0.01),与舒张压呈正相关(r=0.736,p<0.01)。
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压、CRP、IL-6及血脂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氟伐他汀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氟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TG、TC及LDL有明显下降,HDL有明显上升,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及HDL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所下降,但氟伐他汀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RP、IL-6均有所降低,氟伐他汀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氟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变化与LDL变化无相关性(r=0.035,p>0.05),舒张压变化与LDL变化无相关性(r=0.293,p>0.05)。
结论:
1.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RP、IL-6的含量高于正常人(P<0.05),且血清CRP、IL-6浓度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提示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
2.他汀类调脂药氟伐他汀可以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同时降低其血清CRP、IL-6的水平,且血压变化与血脂变化无相关性,提示氟伐他汀降压作用独立于起其降脂作用,可能是通过对抗血管壁的炎症反应,起到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