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困难气道是临床麻醉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在困难气道中使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blind tracheal intubation instrument, BTⅡ)及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 FOB)引导插管对患者氧合、心血管反应以及鼻口腔损伤的情况,以评估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及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道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患者,ASA分级I~Ⅱ级,入选标准为(:1)张口度<3cm;(2)甲颏距离<6cm;(3)下颌骨水平长度<9cm;(4)舌咽部改良的Mallampati评分法分级Ⅲ~Ⅳ级;(5)寰枕关节伸展度<25°,其中5项指标中任2项以上者定为插管困难阳性,颈椎患者和口腔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B组使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两组中所有病例插管前给予患者芬太尼2μg·kg-1和咪唑安定0.02-0.04 mg·kg-1,同时给予3%麻黄素滴鼻、4%丁卡因口鼻腔内充分表面麻醉以及2%丁卡因2ml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插管前所用的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及纤支镜均使用利多卡因软膏均匀涂抹润滑。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技术熟练的麻醉医生(该项操作训练次数25次以上)主要完成。确定插管成功后即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1、异丙酚1.0-1.5mg·kg-1、芬太尼3.0ug·kg-1、罗库溴铵1.0mg·kg-1麻醉诱导。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及插管完成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拔管后的镇静评分(OAA/S评分)等围麻醉期情况;分别记录两组麻醉插管前(T0)、插管后1min(T1)、插管后5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时(T4)及拔管5min(T5)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以评估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患者的氧合及心血管反应的影响;通过比较插管即时鼻口腔出血、术后三天随访喉部不适感、声嘶及喉水肿情况来评估对患者的鼻口腔损伤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拔管后的镇静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插管后1min的血压及心率要高于插管前(P<0.05),而其余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组患者即时鼻口腔出血发生率高于B组(P<0.05),而术后三天随访喉部不适感、声嘶及喉水肿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盲探气管插管装置和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病人中应用均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对患者影响小等优点,但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对患者鼻口腔损伤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