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我国的思想界开始酝酿一场思维的变革。过去两次启蒙的不彻底性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现实的窘迫。在这样的背景下,启蒙被重新提上了的光辉再次闪现,而作为与启蒙有着天然亲近性的文学便自觉地担当起上通下达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对启蒙的概念做出界定之后,着重论述了理性之于启蒙的重要意义,得出中国当前启蒙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中国人的思想领域进行彻底的理性主义涤荡。文章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取得进步的前提是国民社会理性的建立,而国民社会理性的建立有赖于以启蒙者为首的每一个个体的个体理性的建立。因此,文章认为启蒙的落脚点便应该指向在理性主义召唤下个体理性的建立之上。而后,结合当下启蒙文本个例的分析,文章引出了对启蒙文学转型的讨论。文章对启蒙与文学的亲近性和启蒙与市场的健康关系做出论证之后,结合前部分论证的启蒙与理性的关系,以理性的尺度来衡量新世纪启蒙文学的转型,在对文学现象的分析中寻找理性的影子,来论证新世纪启蒙文学的存在,来论证这种存在与之前的启蒙文学存在着的不同之处。文章认为,新世纪启蒙文学存在着以下的特点:启蒙者主体价值的凸显和文本启蒙意义的隐蔽、现实的个体理性与启蒙对象转变、宏大叙事的消解和启蒙策略的转变。在启蒙文学转型特征形成原因的分析上,文章认为世界现代化的浪潮让每一个关注中国发展、期望中国保持与世界发展一致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有了强烈的使命感。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化的公共场域,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的窘迫。文章认为,启蒙宏大叙事的消解和启蒙策略的转变缘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的盛行,致使文学陷在消费的泥潭里不能自拔,积重难返,只有通过营造艳俗的外衣吸引受众才能曲线救国地完成自己启蒙的使命。整篇文章以启蒙和理性为理论基础,在文本的分析的基础上,引出启蒙文学对于启蒙完成的重要意义,而后论证当今文学中存在着的理性,找出启蒙文学转型的特征,并将转型的原因做了一个细致的剖析,对新世纪启蒙文学作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