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正涡度源的形成及其对中国东部梅雨的影响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a239831983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48-2003年NCEP逐日再分析数据及2003年6-7月3-6小时实际观测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青藏高原正涡度源的形成机制、正涡度的向东输送、高原涡的结构和演变特征、涡度和能量收支、对中国东部梅雨强降水的影响进行了观测事实分析、诊断和数值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夏季高原主体上存在一个持续的正涡度涡源和向下游中国东部的输送带.梅雨季节一个个东移到长江中下游的正涡度中心,与梅雨暴雨过程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由于高原涡大部分在移出高原后下沉减弱消失,正涡度中心却仍继续东移,因此比高原涡的东移更有意义.夏季高原成为正涡度中心源地,原因至少有两个:高层西风带扰动和高原加热.高原涡是高原正涡度中心的一种典型系统.对高原涡过程的非绝热加热的计算得到,当低涡在高原西部产生时,气柱内的感热加热比潜热加热超前,当低涡发展东移后,涡柱的非绝热加热显著加热,其中潜热的作用有很大贡献.当低涡远离高原后,非绝热加热减弱.数值试验发现,感热通量、潜热释放对低涡的生成起决定作用.向上的地面潜热通量对移动到高原东部的高原涡有较大正影响.对高原涡生命期中几个阶段的涡度和能量收支的研究发现,高原自身的热力、动力作用使气柱膨胀,产生上升运动,及产生的对涡动量的垂直输送和低、中层辐合,产生有效位能并向涡动动能转化,平均动能向涡动动能的转换.高层西风带扰动以涡前高层辐散,高层涡度水平平流,涡动动能的水平通量散度等形式影响着高原涡的生成发展和维持.高原正涡度中心东移以三种形式影响下游的梅雨.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位于高原东北侧边坡地带,是地形高度陡然下降的地区,也是高原天气系统与西风带天气系统较多发生相互作用的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下垫面条件,产生的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由于平流层臭氧减少引起的紫外辐射增强对不同种类的作物——冬小麦和玉米(C_3和C_4类作物)生长发育、群体结构、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变化、农田小气候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抑制了冬小麦和玉米的生长发育,使得小麦和玉米的株高降低、绿叶数减少、叶面积减小、发育进程延迟,比较其影响程度可知,UV-B辐射增强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大于对玉米的影响。UV-B
本文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欧亚大陆沿岸的海冰作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欧亚大陆各海域的海冰大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而亚洲沿岸的部分海域甚至有增加的趋势,造成地
本文通过时间延迟方法重构各站点降水动力空间,利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动力学自相关因子指数Q分析我国夏季风区旱涝的区域气候特征,得到了5个与传统"雨型"性质不同的动力学气候
本文运用EOF、相关分析、小波分析等多种诊断方法分析华南地区2071~2100年的气候变化、该区域未来地面气温和降水的时空特征分布,并探讨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事件可能的变化。其
本研究于2001~200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昌平试验站进行。通过田间试验,运用水量平衡法计算了旱稻各生育期的需水量,利用试验期间的气象资料采用penman公式修正式计算了当地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并由此确定了旱稻的作物系数。利用北京地区的多年气象资料数据,分析了旱稻生长季内的降雨特征,根据降雨保证率采用P-Ⅲ分布法确定了针对旱稻作物的三种降水年型,并分别计算了三种年型下天然降水与旱稻需水的耦合度,以及旱
利用1957-2001年华南地区58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和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格点资料,对华南前汛期(4-6月)不同降水时段的特征及华南前汛期多、少雨年的水汽输送及环流特征进行
甲烷(CH4)与氧化亚氮(N2O)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稻田是大气CH4和N2O的重要排放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单季稻产区,关于该地区水稻生长期CH4和N2O排放通量及其季节变化已有大量研究,但冬季麦田排干控水对后季稻田CH4和N2O排放影响的研究则鲜见报道。本试验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典型的稻麦轮作农业区—巢湖单季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对水稻生育期的CH4和N2O排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