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营养过剩、缺乏运动与超重肥胖为主要特征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日益流行,DM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DM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人类的第三大死亡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DM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每年造成的失明患者超过10,000人。DR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许多研究认为,氧化应激反应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共同通路。高糖状态下机体氧化与抗氧化防御系统失衡,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氧化应激产物堆积,损伤组织和细胞。视网膜组织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中氧分子的摄取量最高,对于氧化应激反应也更加敏感。DR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新生血管和纤维生成。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是临床面临的难题,后期可引起玻璃体积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factor, PEDF)分别作为主要的血管刺激因子与血管抑制因子,其二者间的平衡调节对于新生血管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已有文献指出,高糖可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RPE)细胞分泌的VEGF和PEDF表达量发生改变以及促进RPE细胞增生。随着氧化应激和细胞因子学说在DR发病机制中的探索,寻找安全有效的抗氧化药物,恢复血管刺激因子与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状态,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硫辛酸(lipoic acid, LA)富含于多种食物中,是应用广泛作用强大的抗氧化剂。本实验应用不同浓度的α-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 α-LA)作用于高糖体外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HRPE)细胞48小时,观察HRPE细胞形态、活力、氧化应激水平以及VEGF、PEDF分泌含量的变化,以研究α-LA对高糖环境下HRPE细胞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该药治疗DR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PE细胞,随机分为7组:⑴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6mmol/L);⑵高糖组(葡萄糖浓度:30mmol/L);⑶高渗对照组(5.56mmol/L葡萄糖+24.44mmol/L甘露醇);⑷高糖+α-LA(50μmol/L)组;⑸高糖+α-LA(100μmol/L)组;⑹高糖+α-LA(200μmol/L)组;⑺高糖+α-LA(300μmol/L)组。各组细胞在不同条件培养液中培养48h,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观察HRPE细胞形态,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α-L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的变化,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HRPE细胞上清液中VEGF与PEDF的含量。结果:1高糖组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甘露醇组细胞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各浓度的α-LA干预组细胞活性均较高糖组升高(P<0.05),总体上呈剂量依赖性。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的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GSH含量明显下降(P<0.05);甘露醇组则无明显改变;α-LA干预后,相较高糖组,各给药组SOD活性及GSH含量均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性;各药物浓度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VEGF分泌含量明显增加,PEDF含量明显减少(P<0.05);甘露醇组则无明显变化;α-LA(50,100,200,300μmol/L)能增加PEDF的分泌含量,降低VEGF的分泌含量,相较高糖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各浓度α-LA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VEGF、PEDF的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高糖环境可导致HRPE细胞活力减低,氧化应激水平增强,以及分泌VEGF增多,分泌PEDF减少,这可能与DR的发生发展有关。2一定浓度的α-LA可抑制高糖环境下HRPE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使VEGF分泌减少和PEDF分泌增多。提示α-LA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调节VEGF和PEDF的平衡状态从而保护了HRPE细胞,抑制了DR病理性新生血管的形成。这为α-LA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