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围神经缺损是修复重建外科的常见疾病。对于神经断裂的修复,可以直接进行手术缝合。对于较长距离的神经缺损的修复,则必须要在断端间用神经移植体进行“桥接”。目前,自体神经移植能够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但其供体神经来源有限,并会导致供区功能障碍,因而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异体神经移植除了上述问题外还面临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由此可见,通过自体和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在临床应用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所以,采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目前,人工神经一般具有两种基本形态,即,中空的成管状结构的神经导管(Nerve conduit)和内部具有填充物的神经支架(Nerve scaffold),人们设计神经导管的初衷是为轴突再生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微环境。使用神经支架的目的可能在于让填充物为轴突再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对于神经导管的结构,目前主要的学术观点认为,需要在神经导管管壁预设一些孔隙,以便于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物质交换。与此同时,也有观点表明,这些孔隙会对轴突的再生起到负面影响。现有研究中,在神经支架中所使用的填充物,从形态的角度讲,大多是无序的。也有在神经支架内部预设微通道的研究报道,但是这些微通道的数量不超过30个,直径为70-300μm。这些微通道在数量和直径的设置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如果这些微通道是为坐骨神经的分支所准备的,那么其数量应该在3个左右,如果是为单根轴突生长预留的,那么微通道的数量应该不少于5000个,因为据本课题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横断面的轴突数量在5000根左右。基于以上原因,在本研究中设计了2种神经导管,即管壁具有和不具有孔隙的导管。在本实验所采用的神经支架中,我们预设了不少于5000个的微通道。其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在神经导管管壁预设孔隙是否必要,以及数量众多的微通道是否对轴突的再生有益。蚕丝是本研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此,本文还开展了蚕丝的结构和体内、外降解性质的研究。本文以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为动物模型,分别进行了5种神经移植方案,即,自体神经移植组(Autograft,对照),微通道管壁有孔组(Microchannl+Silk),微通道管壁无孔组(Microchannl+PLA+Silk),内部不具有微通道结构外周为管壁具有微孔的神经导管组(Silk)和内部不具有微通道结构外周为管壁不具有微孔的神经导管组(PLA+Silk)。移植后,在系列时间点进行行为学检测,组织学观察。在神经移植后,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温觉反应和静态坐骨神经指数(SSI),微通道管壁无孔组的修复效果与自体神经移植相近,且显著优于其余3组。腓肠肌湿重分析显示,在神经移植后的前4周,各组实验侧腓肠肌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现象。其中,自体移植组的萎缩程度最轻微,微通道管壁无孔组的萎缩程度显著轻微于其余3组。在移植后第20周时发现,自体移植组腓肠肌湿重率为83.16%为本实验中腓肠肌湿重率恢复最好组,与自体移植组相比较,微通道无孔组优于微通道有孔组优于不含微通道无孔组优于不含微通道有孔组。免疫荧光观察显示,在神经移植后的第1、2、3、4周,在5个手术组中,在移植体部位,均观察到了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神经移植后第20周,在各移植体中,自体神经移植体中含有的轴突和雪旺氏细胞数量最多,在其余四组中,上述2种细胞在移植体中的数量由多至少的顺序依次为,微通道无孔组、不含微通道无孔组、不含微通道有孔组和微通道有孔组。成纤维细胞在5种移植体中的数量,不含微通道有孔组多于不含微通道无孔组,其余3组中,未观察到成纤维细胞。蚕丝降解实验结果提示,蚕丝体外降解的实质是水解作用,酶的作用并不显著。蚕丝在体内的降解不是一个匀速的过程,其降解进程应该与细胞的动员有关。在本研究中所开展的大鼠坐骨神经移植实验结果提示,在神经导管管壁预设孔隙,对大鼠坐骨神经的10 mm缺失修复有负面作用。在人工神经内部预设微通道,对大鼠坐骨神经的10 mm缺失修复有积极意义。在4种人工神经种,内部具有微通道,管壁无微米级孔隙的人工神经的修复效果最好,有望较好的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一种潜在的适用于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人工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