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肌电图仪治疗臂丛及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u482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臂丛及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关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问题,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已发现某些药物、激素、生长因子能促进神经再生,应用外科手段如肌肉及血管神经移植能修复神经损伤,但神经再生的缓慢,使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自上世纪初,基础试验及临床应用都证实,电刺激疗法(electrical stimulation treatment ,EST)有助于组织再生,Shander证实EST能提高颌骨再生20%,Takano试验表明EST能促进鼠前颌骨组织生长恢复。自发现电刺激有助于骨愈合并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后,人们开始研究电刺激对作为生物电离子传导载体神经的再生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经证实神经系统发生发育受电场影响,使电刺激促进神经再生迅速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大量的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都证实远端负极电流的直流电场及脉冲电场等均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认为其可加速Schwann细胞的游走、爬行及生长发育,诱导神经纤维的生长;电刺激还能促使神经外膜毛细血管数量增多,扩张血管,改善神经损伤段缺血状态,并加速Wallerian变性及崩解组织的清除,为Schwann细胞发育和髓鞘化过程提供充足的能量与物质,同时为神经轴突的再生提供良好的内环境;在神经断端出现瘢痕或神经瘤时,电刺激可增加神经纤维穿越瘢痕的能力。Fahnour实验结果为直流电场治疗组鼠坐骨神经每日生长3.2毫米,对照组每日生长2.2毫米,提高再生能力45%。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恢复,在临床应用上,也已取得丰富经验,采用的刺激方式有表面刺激、植入式刺激等,都证实电刺激可促进神经再生。我们基于电刺激可加速神经再生的理论,在肌电监测臂丛及周围神经损伤手术中,应用术中超强电刺激这种新的方法,以期促进神经再生。
其他文献
半导体激光器在军事、工业、医学等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束具有较大的发散角,因而在几乎所有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中,其输出光束都必须通过特殊的
带有明显屈服应力的假塑性流体是非牛顿流体的一种,除了具有较高的粘度之外,还表现出复杂的流变性,比如剪切稀化行为和带有初始屈服应力等。这类流体在进行混合操作时,在搅拌
目的:3D打印(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3DP)技术的发展为医疗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但是目前在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较少有报道。本研究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3D动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是腹部外科最大的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自1992年国外实施第一例LPD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
1.前言在国民经济当中,电力系统属于支柱性的构成,是保证人民正常生活生产的前提。伴随我国的电网逐渐进步,电力系统以后发展的方向必然是电网互联,这一发展不仅在经济方面获
目的探讨纳米炭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组织病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纳米炭组80例和双标组82例,分别使用亚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临床路径情况,分析临床路径变异原因,减少临床路径中途退径病例,完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路径。[方法]回顾分析了 2015年1月-
本研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成功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氨基磺酸系高效减水剂(ASPF),分析了ASPF的特性及作用机理,探讨了ASPF与萘系高效减水剂(FDN)之间的协
目的:腰椎间孔是由相邻椎骨上下切迹所围成的骨性通道,其内包含了腰节神经根、椎间动静脉、椎间孔韧带及其它软组织。随着腰椎间孔及其周围病变的日益增多,腰椎间孔的解剖特
本文研究了从粉煤灰中分离提取的微珠的微观结构特征,包括形貌、表面元素分布及其内部结构的晶体玻璃体分布情况、孔洞特征与分布,以及在还原氮化合成Sialon的基础上,探索了微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