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景观是由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及其中的社会结构所组成的,也是人与环境互动作用产生的生态综合体。人与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不仅造就了区域特有的景观形态,也塑造了地区景观未来发展的环境特征和可能的发展形式及脉络。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乡村景观从产业结构到社会发展、从空间形态到生态环境、从地面景观到文化景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农为本、田园风光”的农村景观格局逐渐转型,旧的景观格局被打破,原有的景观和谐被破坏,新的景观格局在冲突与矛盾中摸索前行。
珠江三角洲是城市化及工业化发展最明显的地区之一,也是乡村景观空间演变最快及空间差异性最大的地区之一。作为一个巨大的“时一空”不连续体,它的一端是以城中村的形态存在于城市中心,另一端则展现着传统的农业景观面貌,其空间形态差异极大且充满矛盾和复杂性。在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下,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调控,同时又存在对经济发展的盲目追求,导致乡村地区的景观出现特色消失、生态环境破坏、景观格局失衡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乡村景观空间演变过程受到自下而上的形态变迁和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之间的博弈影响,也反映了乡村发展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问题与矛盾。针对这些乡村景观问题,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手段,对乡村景观空间演变和空间分异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景观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乡村景观变化的内在特征,提出乡村景观空间优化调控及理想景观模式构建的思路与对策。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为其他地区乡村景观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证参考。
首先,在理论构建上,本文通过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进展的回顾与总结,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人地关系理论对乡村景观进行研究,弥补了乡村景观研究中“重地轻人”,过分重视“客体”景观而忽略“主体”景观的趋势,构建了以人地关系理论为核心的乡村景观空间发展演变的框架体系。
第二,提出了乡村景观发展演变的四阶段假说,认为乡村景观本质上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因此与生态群落演化有着相似的演变模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促动下,珠三角乡村景观的发展路径可划分为传统期-竞争期-支配期-演替期,并对各时期的乡村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演变的规律及特征。
第三,认为乡村景观的空间演变与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相关,并提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经济因子、社会因子、人口因子、环境因子等四大因子进行景观的空间演变分析。通过不同年份的分析比较,提出经济因子在最初的景观变迁中是起主导作用的,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村民意识的提高,经济因子在景观变迁中的作用逐渐减弱,农业生态因子等的作用逐渐增强。并认为导致乡村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因子为外部因素—政府政策引导、经济发展驱动及突发因素和内部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基础设施改变及村民意识的提高等。
第四,在空间差异分析上,提出了各类型乡村景观除了与土地类型及乡村自然本底相关外,更主要的还是受各级乡村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在对镇级单位乡村景观进行空间划分及特征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可分为空间制约型乡村景观、空间生长型乡村景观及空间衰落型乡村景观,对各类型的乡村景观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和调控措施。并从“人”的感知意识出发,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村级单位乡村景观进行了空间意象性分析,探索了不同特征人群对理想乡村景观模式的构想。
第五,乡村景观空间优化调控分析。针对影响乡村景观的各种因素及现状乡村景观的各种问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提出了宏观、中观及微观的调控机制,并探讨了构建理想乡村景观模式应采取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