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摇法复位、牵引、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治疗机制,以寻求一种经济安全、适宜推广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方法:全部资料均为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推拿康复科门诊与住院病房收治的,符合脊髓型颈椎病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痹证、痿证诊断标准的合格受试者。入组80例,随机分为摇法复位、牵引、中药治疗实验组40例(以下简称实验组),脱落3例;单纯推拿、牵引、中药治疗对照组40例(以下简称对照组),脱落1例。共完成76例临床研究病例,其中实验组37例,对照组39例。实验组受试者在推拿中贯穿以摇法复位,配合牵引、中药辨证方内服,每天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2-3天,共治疗3疗程;对照组受试者仅在治疗中施以常规推拿、牵引、中药辨证方内服,每天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间隔2-3天,共治疗3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一般体格检查项目(如T、P、R、BP)及不良反应,作出安全性评价;于治疗前后各记录一次脊髓功能评分,根据相应诊疗标准,作出疗效评价。结果:1总疗效分析:实验组共37例,其中治愈4例、好转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0.3%;对照组共39例,其中治愈2例、好转1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3.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摇法复位、牵引、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较单纯推拿、牵引、中药的非手术减压法有更好的临床疗效。2改善症状疗效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各项脊髓功能,两组治疗后脊髓功能评定积分比较实验组在上肢功能、四肢感觉上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积分在下肢功能、括约肌功能、束带感觉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摇法复位、牵引、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在改善上肢功能、四肢感觉上优于单纯推拿、牵引、中药的非手术治疗法,在改善下肢功能、括约肌功能、束带感觉上与后者疗效相似。3手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的影响根据脊髓型颈椎病外科干预的理论,我们将减压的思想融入到手法等非手术疗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去,通过牵引、推拿、摇法复位、中药利水等综合治疗,达到增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逐渐恢复颈椎生理曲线,减轻对脊髓的压迫,重建颈椎的内外源平衡。另外手法还可以抗自由基损伤,清除自由基,调节神经体液介质;影响和调整神经感受器及其传入途径,增强脊髓水平的闸门控制效应,激活脑的下行抑制系统,进而达到促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4安全性分析:两组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命指针均无明显异常变化,亦未出现治疗后症状加重的病例,表明2种治疗方法均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通过临床观察,表明摇法复位、牵引、中药能明显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改善上肢功能、四肢感觉上优于单纯应用推拿、牵引、中药的非手术治疗法,在改善下肢功能、括约肌功能、束带感觉上与后者疗效相似。应用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