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分析、研究明王朝初期的佛教政策及明代佛教发展的新趋势。鉴于明朝初期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明初统治者(以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为代表)特殊的个人经历,明初统治者对佛教采取了既限制又利用的佛教政策:元末明初,在波澜壮阔的明教起义中,太祖朱元璋以宗教举事而夺天下,成祖朱棣任用僧人道衍为谋士而登皇位,两人均深知宗教的威力,并总结历史经验,加以利用;明初统治者为了摆脱儒学日趋僵化的危机,也极力采取援佛入儒、优势互补的原则来完善封建正统思想;明政权建立之初,以佛教为依托的各种民间宗教盛行,并不断起事,对明政权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明初统治者对佛教必须采取既限制又利用的政策。为了维护巩固封建统治,明初统治者采取“以儒为主,辅之以佛”的统治思想,并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外交等领域,推行既限制又利用的佛教政策,建立了全面有效的佛教管理体制,并为后继者所沿用,影响深远。明初统治者通过清理门户、整顿佛教,严厉打击以佛教为依托的民间的宗教,设僧录司、完善僧官制度,严格度牒制度,设砧基道人,抑制寺院经济的膨胀等政策措施,严格控制佛教的发展,使得佛教有效地被纳入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之中。明初统治者还通过“拔儒僧入仕”来扩大统治基础,对寺院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以佛教为纽带来巩固对西藏、蒙古的统治,利用宗教外交来扩大对外影响,强调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教化,夸大佛教神秘成份强化君主集权等政策措施来服务于封建王朝,并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明代佛教沿着明初统治者对佛教所制定的“双重政策”的方向,并受到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及佛教自身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嬗变出新的发展趋势,它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且深刻又广泛地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及国民心态。明代佛教发展的新趋势表现为:佛教向世俗化方向的发展——明代地主阶级居士佛学的兴盛,它不仅促进明代文化的发展,而且开辟了佛学社会化、世俗化的新天地,使得佛教发展道路更为广阔;诞生了佛儒融合——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佛儒会通的官方哲学思想,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青睐,这也是明代思想界的一大变革;出现了明末四大高僧所倡导的三教合一思想和诸宗融合思想,它实际上是佛教自身拯救的文化整合。总之,通过考察明初统治者对佛教政策的二重性及明代佛教发展的新趋势,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民族宗教无小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地处理宗教问题,摆脱宗教二重品格,克服不利因素,发挥有利因素,积极引导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