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生态移民是一项宏大而又复杂的工程,自1983年开始,宁夏对居住在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困难、“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宁南山区居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异地搬迁扶贫工程,为了移民户搬迁后的生计恢复,宁夏各地也探索了各种不同的安置方式,如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等方式,但在安置过程中也出现了如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质量不高导致移民生存困难,一些地方还出现“大点安置”、“重生活、轻生产”等问题。本文基于山西师范大学“黄土高原生态移民”课题组成员于2016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的关于不同安置方式下移民户搬迁后生计恢复情况的实地调查活动,研究了宁夏生态移民不同安置方式的减贫效果。首先,分析了宁夏生态移民安置方式的研究背景,提出了宁夏生态移民安置方式的理论基础,并从理论上对宁夏生态移民以及安置方式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其次,为分析不同安置方式的减贫效果,将宁夏生态移民安置方式分为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生产安置方式和生活安置方式,在生产安置方面,主要是按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分析,运用FGT贫困测度指标对土地传统家庭经营和土地集体租赁的减贫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移民减贫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生活安置方面,主要是运用FGT贫困测度指标对集中连片安置和集中但不连片安置的减贫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其原因。最后,对宁夏生态移民不同安置方式的减贫效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及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发现,首先,在移民户生产安置方面:(1)从移民户土地利用方式方面分析移民的生计恢复情况,主要发现:移民户土地集体租赁的贫困发生率(H)、贫困缺口率(PG)和贫困强度指数(SPG)的水平都低于土地传统家庭经营的贫困测度水平,土地集体租赁的总体贫困程度低于土地传统家庭经营的移民户的贫困程度;(2)移民的个体特征中的民族和文化程度、家庭特征中的土地、劳动力人数、存款与移民户是否贫困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在移民生活安置方面:从居住安置方式的角度发现不同居住安置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移民户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学习新的生产技能、发展新的生计活动的能力和速度。(1)集中但不连片安置的生态移民户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率及贫困强度指数的水平都低于集中连片安置的生态移民户;(2)集中但不连片安置的生态移民户在就近务工和市场行为,社会联系和思想观念方面的优势都大于集中连片安置的移民,中卫市因地制宜采取的集中但不连片移民安置在移民户减贫脱贫方面具有优势。因此,针对这些现状和问题,宁夏政府应完善移民相关政策,引导移民户参与到移民搬迁工作中来,并且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安置方式,重视移民搬迁后的后续生计问题,这样环环相扣,各环节都要对移民负责,以人为本,才能将宁夏的扶贫移民工作做好,达到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