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小麦和玉米主产区,对国家未来粮食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生产中仍然存在农户产量变异大、技术到位率低、养分效率不高、环境风险大等问题,需要针对小农户生产特点,进行高产高效技术的优化。为此,本研究采用基于农户数据的边界线分析和基于田间试验数据的整合分析两种方法对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主要管理措施进行优化,比较两种方法,验证优化结果,分析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小麦和玉米主产区,对国家未来粮食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生产中仍然存在农户产量变异大、技术到位率低、养分效率不高、环境风险大等问题,需要针对小农户生产特点,进行高产高效技术的优化。为此,本研究采用基于农户数据的边界线分析和基于田间试验数据的整合分析两种方法对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主要管理措施进行优化,比较两种方法,验证优化结果,分析各环节管理措施的影响因素,提出该地区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优化管理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农户数据的边界线优化结果,冬小麦N、P2O5和K2O优化投入范围分别为 172-270 kg/hm2、79-226 kg/hm2和 26-101kg/hm2;基追比为 0.33-1.30 之间;追肥日期在3月29日-4月17日之间;播种日期为10月2日到10月11日;播种量为188-298 kg/hm2。夏玉米 N、P2O5 和 K2O 优化投入范围分别为 73-209 kg/hm2、28-178 kg/hm2和44-149 kg/hm2;播种日期为6月11日到6月22日;播种密度为4.4-7.3万株/hm2。(2)基于科学试验数据的整合分析优化结果,冬小麦N、P2O5和K2O优化投入范围分别为 205-240 kg/hm2、120-150 kg/hm2 和 75-115 kg/hm2;基追比为 0.8-1.3;较适宜的追肥期为拔节期;播期为9月28日之前或10月2日到10月5日之间;播种量在185-225 kg/hm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夏玉米N、P2O5和K2O优化投入范围分别为 245-290kg/hm2、75-125kg/hm2和 120-150kg/hm2;播种密度为 7.1-8.5 万株/hm2,可以根据品种特性进行调节;适宜播种期在6月1 1日到6月22日之间。(3)冬小麦种植中,随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的增加,氮肥和磷肥的增产效果逐渐降低,有效钾含量对钾肥增产效果影响不显著;磷肥对氮肥的增产增效影响程度较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氮肥增产效果逐渐降低;品种特性对播种期存在影响,但不同品种播种日期存在交集。夏玉米种植中,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氮肥增产效果逐渐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对磷肥增产效果影响程度较低,钾肥施用量高时,随着速效钾含量的增加,钾肥增产效果整体呈降低趋势;磷肥施用量对氮肥增产效果影响程度较低,当施氮量低时,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会降低氮肥增产效果,当施氮量高时,随着施钾量增加,氮肥增产效果提高。(4)基于边界线优化的冬小麦氮肥施用量田间验证结果与边界线优化结果一致,优化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显著高于优化范围外处理的产量,施氮量高的冬小麦产量显著高于施氮量低的处理,优化处理的PFPN与低施氮量处理的PFPN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高施氮量处理的PFPN。基于整合分析优化的冬小麦施氮量和播种量田间验证结果与整合分析优化结果一致,优化施氮处理的产量与高施氮量处理产量存在差异但不显著,但显著高于低施氮量处理的产量,优化处理的PFPN与低施氮量处理的PFPN不存在差异,但显著高于高施氮量处理的PFPN;三个播种量处理在产量和PFPN上均不存在差异,但优化播种量处理的均值较高。夏玉米的密度田间验证结果与整合分析优化结果一致,但收获密度与整合分析结果不一致,播种密度在整合分析优化范围内的产量和PFPN均高于低播种量处理的产量和PFPN,但夏玉米收获密度均在边界线优化范围内,且低播种量处理的产量没有达到目标产量。综合优化管理措施处理与农户习惯相比冬小麦产量提高了 1.92%,PFPN提高了 13.11%,夏玉米产量提高了 15.37%,PFPN 提高了 15.38%。
其他文献
林木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高温、低温、盐、干旱等非生物环境以及病害、虫害等生物因素的影响,不利的环境因素严重制约着林木的生长发育,给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抗性品种。生物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解决这种难题的新思路,利用抗逆抗虫基因选育林木成为木本植物遗传性状改良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我国林木物种丰富,但许多优质的林木来源的基因还没有被克隆出来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属单端孢霉烯族类毒素。本试验选择4周龄,体重为18~22 g的SPF级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 组分别灌服浓度为 1.0 mg/kg BW、1.5 mg/kg BW 和 2.5 mg/kg BW DON 21 d,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ELISA方法,研究了 DON对血清、小肠抗体水平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并采用
作为药食同源的保健性蔬菜,山药近年来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但广泛存在的山药连作种植、肥药过量施用的现象,导致山药田土壤肥力质量下降、微生态失衡、病害严重等问题频发,严重制约着山药产业的健康绿色发展。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山药主产区不同连作年限山药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分析,明确连作山药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制约山药生长的障碍性因素;研究不同覆盖种植模式对土壤综合肥力和山药生长发育
地下滴灌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大田作物种植中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出现水分上移量不足,易发生深层渗漏等问题,针对此现象本文提出了膜调控润灌技术。为探究该技术对水分运移特征和冬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室内试验和大田试验,室内试验中,以地下滴灌为对照,设置了 3种流量(1.0、1.3、1.6 L/h)和3种膜规格(40×30 cm、40×25 cm、40×20 cm),共12种处理,
开展有效的森林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是确保森林植被恢复和营林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一类、二类调查数据的分析,筛选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并建立了河北省立地分类体系,评价了河北省主要天然次生林的立地质量。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詹昭宁立地分类理论为基础,结合河北省自然条件,3S技术分析,将河北省林地分为两个立地区域、三个立地区和六个立地亚区。并按照不同立地亚区结合主要立地因子进行精细划分立地类型小
辣椒是备受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由于长期规模化单—连续种植,导致辣椒连作障碍频发,严重制约着辣椒产业的发展。已有研究表明造成土壤连作障碍主要有自毒物质积累、土壤微生物区系紊乱、土壤养分不平衡三方面的原因,但是目前关于辣椒连作障碍的主要成因仍不十分清楚。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辣椒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邯郸市鸡泽县辣椒连作10年具有生产障碍的土壤,开展盆栽试验研究抗性不同辣椒品种对土壤连作障碍的响应效应;在此
棉花轻简化栽培是我国棉花种植的发展趋势,研究播期与氮素对棉花生长生理和产量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19年和2020年,以转基因抗虫棉农大601为试验材料,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播期(常规播期(S1):4月22日左右;推迟播期(S2):5月5日左右),副区为施氮量(不施氮(N0):0 kg/hm2;减量施氮(N1):2019年为 144kg/hm2,2020 年为 180kg/hm2;常规施氮(
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是河北省粮食主产区,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等作物,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紧缺,属于水热资源限制区域。本文以河北太行山山前平原为研究区域,选择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灌水量(W3,W2,W1)和氮素施肥量(F3,F2,F1)的试验处理,对不同水氮处理下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土壤硝态氮含量及冬小麦各生长指标、产量等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通过收集研究区
苯并咪唑类和菊酯类药物是兽医临床上常用的两类抗寄生虫药,它们在食品动物中的大量使用势必会造成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本论文分别合成苯并咪唑类药物和菊酯类药物的广谱识别性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其为识别元件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检测法和一种二元荧光检测法,对牛肉和羊肉中这两类药物的残留进行检测。首先,采用计算模拟技术分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和菊酯类药物的三维构象和结构参数进行分析,筛选出族特
氟苯尼考(Florfenico,FF)因水溶性差,使其在临床上应用极为不便。本文旨在通过制备氟苯尼考无定形固体分散体(FF-ASD)提高其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选用聚合物HPMCAS-HF、HPMCAS-MF或HPMCAS-LF为载体,利用基于溶剂-反溶剂原理的共沉淀法制备FF-ASD,利用X-射线衍射中衍射峰的强度、位置初步判定是否形成固体分散体,利用热失重和差示量热扫描分析样品的熔点、晶型转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