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不断爆发金融危机,清理金融系统产生的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金融系统中,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因素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成为改革进程中的最大障碍之一。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不仅会降低银行的经济效益,而且会导致巨大的金融风险。银行不良资产所形成的隐患引起了银行、政府、经济学家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关注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国家财力有限,单纯依靠政府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必须依托市场,进行金融创新,积极探讨和研究市场化的、新型的、有效的不良资产处理方式,最终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良资产证券化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在欧洲、口本等国得到很快发展,一直备受国际资本市场的青睐,并口益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各个层面,是一种被国际经验证明了的,可以面向市场持续大规模处置不良资产的技术和手段。资产证券化将不流动的资产转换成市场可售证券,提高了资产流动性,提供了新的融资来源,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我国,随着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包括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都已在不良资产证券化方面进行了尝试。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链接与融合,拓宽金融调控空间、扩大投资者选择范围、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对于解决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入手,介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概念与基本原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与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从而发现我国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的特点以及运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情况,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模式与交易结构改进设计方案,以及相应环境建设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