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不同垄沟覆盖设计对玉米生长、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较大,但前期研究对水生产力进一步评估及主要营养元素(碳、氮、磷等)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较少。本研究从土壤水分汇聚效应、土壤温度的变化、土壤质量以及土壤-玉米叶片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来解释这个基础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辅以不同水分梯度下的盆栽试验加以验证。以兰州当地玉米品种“金凯3号”作为供试品种,在2015年和2016年两年在兰州大学榆中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垄沟覆盖设计对玉米生长、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较大,但前期研究对水生产力进一步评估及主要营养元素(碳、氮、磷等)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较少。本研究从土壤水分汇聚效应、土壤温度的变化、土壤质量以及土壤-玉米叶片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来解释这个基础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辅以不同水分梯度下的盆栽试验加以验证。以兰州当地玉米品种“金凯3号”作为供试品种,在2015年和2016年两年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进行了大田和盆栽试验,大田试验有不同的田间微集雨模式(隔沟覆膜垄播RF、平地覆膜FF、全膜双垄沟播DF
其他文献
本文为了研究华北地区实仓储藏稻谷的品质变化及控制方法,研究了不同初始水分的稻谷储藏品质变化和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稻谷储藏品质的变化;不同初始水分和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稻谷理化特性的变化;实仓储藏稻谷品质变化及控制方法。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稻谷在储藏150d内,水分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其中初始水分含量为12.4%和14.0%的稻谷的水分变化较缓慢,高水分含量15.6%的稻谷的水分变化较明显,分别
水稻生长期间吸收的氮素主要包括土壤氮和肥料氮。由于没有合适的指标评价土壤供氮,以往关于施氮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较多,关于供氮(土壤供氮+肥料供氮)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采用改进的原位培养方法测定土壤供氮,并分析水稻干物质积累、氮积累和水稻产量等指标。研究寒地稻田土壤供氮特性及供氮与产量和氮效率的关系,以期为寒地水稻科学施氮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阶段原位培养法每一次培养时间不宜过长。原位
粮仓是一种用来储存粮食的特种结构,粮食颗粒在卸料时,由于受自身重力的作用,粮食颗粒之间相互作用,颗粒与仓壁也发生相互作用,导致粮仓的仓壁上受到的动态侧压力急剧增大,远大于静态侧压力,动态侧压力是粮仓结构设计的主要荷载之一。研究表明,粮食力学特性,尤其是剪切强度、剪切变形特性对仓内粮食相互作用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开展粮食剪切过程试验研究,为粮仓设计提供试验依据。本文基于数字图像测量技术对全自动三轴仪
粮仓的卸料过程中,粮食受自重力作用影响,粮食的颗粒与颗粒、颗粒与仓壁产生相互作用,造成对仓壁产生的动压力大于其静压力,是筒仓结构设计的主要荷载之一。对于荷载的获得,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室内试验获得计算参数,从而计算荷载,但对仓内粮食的不同状态下的受力特性难以通过室内试验完全展现,需要借助数值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应用PFC3D数值试验对粮食的剪切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数值试验结果和室内试验数
汞(Hg)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全球性污染物,我国汞污染地区居民甲基汞(MeHg)摄入的重要途径是食用稻米。汞暴露影响水稻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与蓄积,因此,探究微量元素特别是有益元素对水稻吸收与蓄积汞的影响有利于应对汞污染。本论文主要探究了钴(Co)、镍(Ni)两种微量元素对不同形态汞在水稻植株内的蓄积与转化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形态汞对水稻蓄积转运钴、镍的影响。1.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蒸散发(ET)是地表能量平衡与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生态过程和水文过程的重要纽带,蒸散发是所有水问题研究的基础,农田蒸散研究是农田水分平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核心问题,精准估算农田玉米的蒸散量对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优化区域用水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全面地揭示干旱绿洲区玉米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过程,本着为未来种植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以及CO_2浓度变化情境下的农
为了应对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化石能源的减少,开发利用大量的盐碱地资源种植能源作物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能源作物柳枝稷国内外学者对其引种生态适应性、栽培技术、生物质产量结果关注较多,但对柳枝稷生物质形成过程及其调控的研究较少,特别是盐渍化边际土地引种柳枝稷的生物质形成规律、生长生理响应以及高产水肥盐调控技术和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论文利用盆栽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水肥盐处理对柳枝稷的产量、生长指标、生理特
免耕覆盖栽培方式是由于传统耕作方式带来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方式,它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优化土壤环境,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本试验以冬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免耕施肥试验,设置免耕覆盖不施肥(NC),传统耕作不施肥(TC),免耕覆盖施有机肥(NF)和传统耕作施有机肥(TF)四个处理,研究不同的耕作方式及施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土壤生物学特性,作物产量、生物量以及杂草生物量、
科技的进步促使农业的发展迎来了现代农业技术革命,信息、新材料、生物及可持续发展技术综合于一体的农业智能化,为农业生产开辟新的道路。计算机视觉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分支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精细农业自动化中,特别是生长状态监测及杂草识别等技术,具有非破坏性、检测精度高、效率高、灵活及实时性好的特点,避免了人工观测的主观性强、效率低的弱点。目前计算机视觉技术用于农作物发育期的监测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其检测
玉米是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被广泛应用到食品的生产、工业原料的制造以及畜牧业饲料的加工。玉米种子品类的鉴别工作在减少种子混杂现象、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高光谱图像技术具有图谱合一的特点,可同时获得玉米种子的图像信息和光谱信息,在玉米种子品种识别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取得了很高的识别精度。种子分类特征的充分挖掘获取是识别模型精度和鲁棒性的保证。尽管高光谱图像技术可获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