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慈氏信仰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tato_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氏又称弥勒,在西藏拉萨藏语中称作“强巴佛”,安多藏语称为“香巴佛”,由于方言的缘故,读音有差异,但其所指的意思相同,意译均为“慈氏”、“慈尊”。在藏传佛教中,慈氏因一生修持慈心观而得名著称,其信仰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慈爱”。慈氏既是佛菩萨,接替佛祖释迦牟尼,是当来娑婆世界下生的未来佛,又因其常常以思想智慧的形象出现,因而备受藏族僧俗民众的信仰和崇拜。本论文即以藏传佛教慈氏信仰为研究对象,就藏传佛教慈氏信仰的渊源、慈氏五论的思想概要与信仰内涵、慈氏论典信仰在藏传佛教各宗派实修中的地位及其发菩提心与修持次第、慈氏唯识思想信仰、慈氏信仰在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元素,以及慈氏信仰缘何在藏传佛教中至今兴盛不衰,理论提炼藏传佛教慈氏信仰的基本特征,以及其背后的文化诉求等进行了全面的考述与研究。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藏传佛教慈氏信仰的总体状况。指出本论文的选题缘起与藏传佛教慈氏信仰简介、研究史的回顾与检讨、写作目的与章节安排、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传统意义上,对藏传佛教慈氏信仰的研究,主要是对慈氏造《现观庄严论》的注疏上,只是为了传法的需要,但在现代学术视野下,从多维视角研究藏传佛教慈氏信仰样态,至今尚属空白,说明研究该选题的意义。
  在第一章中考察了藏传佛教慈氏信仰的源起。首先对慈氏名号的由来做了必要的探源与解读,追溯了慈氏信仰起源于古印度,认为慈氏信仰在佛教史上源远流长。在印度,很早就有慈氏信仰,《增一阿含经》、《贤劫经》都有以慈氏为未来出现之第一佛的记载。藏传佛教慈氏信仰由来久远,是与佛教最早传入藏地同步进行的。公元7世纪吐蕃国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公主随嫁妆带来八岁等量佛祖释迦牟尼像和慈氏法轮像,意味着慈氏信仰在藏地的兴起。
  第二章以慈氏造《慈氏五论》为讨论的起点。慈氏不仅是一位佛菩萨,而且是一位思想者,智慧的化身,慈氏所造的《慈氏五论》,是大乘佛教的重要论典。在大乘佛教史上,龙树与慈氏两尊是至高无上的无碍论师,日月同辉。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藏传佛教认为,龙树开创了大乘深观见,而慈氏则开创了大乘广大行,此二派形成大乘佛教思想的双轨驾车。佛法如无边大海,但佛法的精髓统摄于《般若经》。依据《般若经》龙树论师开创了中观见,而慈氏授记无著开创了广大行。智慧正见以龙树为主,境、行、果地道以慈氏广大行为主,从而构建了藏传佛教的正见广行并进,智慧慈悲双运的理论架构。提出藏传佛教慈氏经典教义信仰的要义就是菩提心和道次第。
  第三章探讨了慈氏信仰在藏传佛教各宗派中的具体展开。藏传佛教先后形成了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觉囊派等大大小小的十几个派别。各宗派所修法的经典、法的种类、教授传承不同,形成了各自的修学重点和特色,并在正见上也存在分歧。有些教派注重显宗,有些则注重密宗。但在行持修证方面,各个教派皆要修习慈氏广大行,且一以贯之,以发菩提心为先导,以道次第统摄修持进阶。
  第四章论述了藏传佛教慈氏信仰中的唯识思想。藏传佛教以中观见为主,唯识思想未能形成主流学派,因而往往忽略对唯识的关注程度。实际上藏传佛教前弘期,就已经翻译了大量的唯识论典。藏传佛教慈氏信仰中,中观唯识互通有无,并行无碍,中观唯识圆融,以更好地修习佛法。唯识即是从迷到悟,从染到净,从慈悲到智慧的信仰模式。
  第五章主要以列举的方式考察了藏传佛教文化中慈氏信仰的样态。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慈氏信仰文化对藏族信仰习俗、造像艺术、命名文化、文学颂词等文化领域的影响是广泛而普遍的,尤其是每年正月的慈氏祈愿法会,在藏区已传承千年,至今依然是藏族僧俗民众极为青睐的主要文化习俗之一。
  结论部分在总结以上五章内容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炼出藏传佛教慈氏信仰的基本特征,指出精神性、文化性、习俗性和层级性是藏传佛教慈氏信仰的基本特征和内涵,在这种信仰特征的背后,藏族人民诉求着一种生命伦理意识和文化价值取向,那就是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和不竭追求。
其他文献
学位
后马克思主义文化霸权理论是关于意识形态的主体和领导权的问题。在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中,后马克思主义者拉克劳和墨菲、齐泽克、巴特勒等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结合起来,以主体立场、权力斗争为核心,以其强烈的政治意识积极地介入现实,从社会政治层面、性别身份层面、文化实践层面、意识形态层面揭示出权力的活动机制,采用权力话语的颠覆与重构的方法构建了新的未来社会的图景。  后马克思主义霸权
德国古典美学是美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谢林等大师级人物为后世奠定了强大的思想理论基础。然而在这群大师身边却有这么一个人,他的思想上承康德、费希特,下启海德格尔,与谢林、黑格尔关系密切并相互影响,这个人就是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尽管世界学界对荷尔德林的评价不一,但是在他身上显现出了德国十八世纪波澜起伏的政治文化背景,德国古典哲学的构建,更呈现了一个为追求神圣理想、笃行诗人使命奉献
虚无主义日益影响着当代中国。在西方的语境中,虚无主义有着多重的含义:有施特劳斯意义上的作为德国特有现象的虚无主义;有海德格尔诠释尼采得出的虚无主义;有认为现实世界完全堕落和虚无的诺斯替主义;有对尼采再诠释得出的高贵和卑劣的虚无主义。本文认为,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面临着第:二种含义的虚无主义,即海德格尔诠释尼采得出的虚无主义,此种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虚无主义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中以历史
学位
“孝”是一个在中国传承、嬗变了三千多年的传统观  马一浮《孝经大义》以“圣谛”解《孝经》,把它当作显性的经典而非顺俗的文本来理解;他将孝明确界定为人禀赋于天的内在德性,为至德要道,纠正了自《孝经》以来将孝认定为外在的伦理甚至政治规范的偏失,同时分别赋予了“五等”、“三才”、“明堂”、“刑”以内在德性根据。  由于马一浮坚持传统儒者的工夫修养,主张“性修不二”,其在讨论孝这一传统观念的时候并没有明确
学位
墨学自汉沉寂以后,几乎在研究者的视野中消失。迄至近代,墨学始受人重视,呈露出复活的气象。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在近代墨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梁启超与胡适上,将研究内容限制在二人的墨学研究方面。梁启超在墨学复兴的时代背景和学术传承下,为了图存自强、挽救时弊,初步运用西方近代社会科学方法对墨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胡适接续梁启超,他的墨学研究是在社会更加激荡和中西文化进一步交流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他以深厚的国学功
学位
贾谊是汉初最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在诸多领域做出成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贾谊所处的时代正是“天地间一大变局”的秦汉,在政治思想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数代秦王发愤图强,经过努力终于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纷乱,最终由始皇扫六合一天下。然而强大的秦帝国却只短短短的十数年便在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消亡。刘邦以一布衣取得天下,但初建的汉一片调弊,连像样的车都找不到。刘邦建汉实行郡国制,然而诸侯王先
学位
本文站在道教史传的角度,秉循道教审美的视野与立场,来探寻葛洪和杜光庭在《神仙传》和《墉城集仙录》中所展现的“道”与“美”。  在绪论部分,作者运用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视角相结合的方法,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旨在表明:葛洪和杜光庭的信仰立场决定了他们在《神仙传》与《墉城集仙录》中的审美立场和在书中“美”的显现方式。通过对这两本书的审美研究来看葛洪和杜光庭二人如何以怀着敬
学位
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宗教永恒的时代主题。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俨然已成时代称谓的当下,直面网络,已是所有宗教组织无可回避的现实;因应时代,网络空间的宗教传播已成为不可忽略的社会事实。立足于此,本文以宗教社会学为学科视野,以系统梳理历史时空中的佛教弘法活动对佛教、佛教组织及其社会功能实现的内在关系为基础,以四川汉传佛教寺院为样本,以佛教组织的网络传播活动为重点,深入探讨网络弘法对佛教、佛教组织的复杂
学位
在本文中,笔者将藏传佛教信仰社群性别分层这一研究主题置于四川藏区这一现实的地域和社会环境下,沿着宗教社会学关于宗教与社会之关系的分析思路,怀着改善和建立起更加和谐的性别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美好愿景,试图去描述和解释藏传佛教信仰社群中的性别分层现象。并且想要进一步发现,在几乎全民信教的情况下,藏传佛教信仰作为一种理念文化是如何与现实社会中的性别角色和地位发生关联的。  藏传佛教的性别观有双重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