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制成品按照产品技术含量的不同可以分为高、中、低等技术制成品。中等技术制成品由于包括运输设备、金属制品、加工机械、化工产品等重要领域产品因而在一国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论文尝试从出口竞争力的视角,反映国家间中等技术产业的不同发展情况。中国与德国都是中等技术制成品的重要出口国。中国该类产品出口规模较大:2016年中国中等技术制成品出口总额已突破5500亿美元;相比而言,德国中等技术制成品则以质量优越闻名,德国运输、机械、化工等部门都拥有世界知名的企业品牌。通过比较中德中等技术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可以加深对我国中等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认识。美国是中德两国中等技术制成品的重要出口市场,论文以中德两国相关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数据进行分析,使比较研究的结论不失代表性的同时具体化。论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对出口竞争力和中等技术制成品的界定;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回顾了与出口竞争力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介绍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等指数和模型的产生背景、具体内涵、缺陷以及相关实证研究成果。第三、四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论文运用上述指数和模型,从产品结构、市场份额、比较优势、产品质量等多个角度对中德中等技术制成品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论文第五部分为总结和政策建议。中国中等技术制成品对美出口额2006年开始超越德国,2016年超过1000亿美元,仅次于墨西哥和加拿大。中国中等技术制成品的出口结构与德国明显不同,不及德国更契合进口国的需求结构。中国中等技术制成品在美国的市场渗透率高于德国,2016年达到13.5%;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解结果表明多数时期中国产品竞争力效应大于同期德国竞争力效应。在基于比较优势的分析中,中国相关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大幅小于德国,且与德国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趋向。为进一步判断两国产品竞争力,论文根据两国产品在美国的价格差别区分两国产品质量差异。基于产品质量指数分析表明:德国在异质产品中具有质量优势,中国在同质产品中具有价格优势,两国产品质量差异在考察期内没有发生显著改变。综合各指标的结论,论文认为:由于德国能够提供更优质量的产品,就经济效率而言,德国比中国具有更高的出口竞争力。中国产品通过不具质量差异产品的价格优势带动出口总量增加并扩大市场份额,德国通过高质量产品获得稳定的出口增长与市场份额,两国在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群体和贸易模式上存有差异。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国对外应通过对话磋商妥善管控贸易分歧,维护并促进自由稳定的公平贸易环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对内应更加重视科技研发投入和中等技术制成品质量的提高,进一步调整改善产品出口结构,完善产业生产与出口补贴机制,引导鼓励相关企业实现纵向联合和横向信息共享;构建更加合理的技工人才培育机制,形成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以期中等技术制成品出口实现由在价格和数量上的优势转变为在质量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