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的媒介建构研究——以第三次转型后的《南方周末》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lp5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份极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报纸,自创办以来,《南方周末》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型。每一次转型既是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呼应,同时也在推动着时代的发展。新世纪以来,《南方周末》的第三次转型在公民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循序铺展,这次转型既是时代的产物,也势必对时代的进程产生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本论文采纳传播“仪式观”的研究范式,沿着建构主义的研究路径,分析与探寻《南方周末》第三次转型后报纸文本呈现中的框架选择与意义建构。论文以文本分析与个案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南方周末》第三次转型以来的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为典型案例,包括“汶川地震”报道、“差异事件”报道(包括“许霆案”、“马加爵案”、“邱兴华案”)和策划类报道(包括时政新闻策划、“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策划”、“南方周末年度人物评选策划”)。通过对《南方周末》典型报道文本的框架选择与意义建构的分析,论文强调,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不仅在反映现实,更在于解释现实、建构现实——起码在受众社会认知层面建构着一种“现实图景”。作为一份有全国影响力的报纸,通过报道框架的选择与意义赋予,《南方周末》在主客观上都在建构着一个现代社会型态——公民社会,大众传媒对现实的“虚拟建构”也势必转化为现实力量,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从而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与公民社会的建构。   在传播“仪式观”思想的提出者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看来,传播学研究的着力点不应局限于传播对社会空间的拓展,更应强调在时间维度上传播对社会共同体的维系。基于凯瑞的观点,论文强调了第三次转型后的《南方周末》在建构“社会共同体”方面的作用与意义。在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利益分歧不断显现、社会稳定存在隐患的时代背景下,《南方周末》联结公众、凝聚社会、建构社会共同体的功能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具有正面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互相认知,互相合作。与此同时,各国之间的竞争也尤为激烈,在这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
人居环境的审美文化是"艺文"的综合集成,涵盖书法、文学、雕塑、绘画等多个艺术门类。在中国人居史上,有无数精彩的例子。在当代的建筑实践中成功做到这一点非常不易,可以195
互联网凭借其开放多元、自由交互的优势,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并完成了从边缘到主流的进化,开启了一个网络媒体时代。网络媒体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广阔
在“用户为中心”为特点的web2.0时代,用户生产内容是非交易类虚拟社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它必须吸引更多成员加入并促进用户持续使用。同时,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各虚拟社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