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世界上少数的多灾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范围广,造成损失大;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灾害呈现出不断恶化的趋势,频繁发生的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期性制约因素。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成为我国极为紧迫和严峻的问题,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问题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首先,本文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在现实中,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出台并实施了各种防灾减灾举措,然而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依然伴随着防灾减灾举措效果欠佳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应通过对国际上防灾减灾先进经验的借鉴,进而为我国有效地防灾减灾提供现实基础。从理论上讲,防灾减灾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随着防灾减灾中利益格局的变化,主体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与此适应的制度安排也必须做出调整,并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保障制度的实施,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思维。政治经济学以其科学的视角和广阔的视野成为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问题的重要着手点。应通过利益格局——主体行为——制度安排——激励机制的理论框架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防灾减灾问题。其次,本文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防灾减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第一,防灾减灾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防灾减灾中的利益关系直接影响防灾减灾的进程与成效。在经济主体自利性的基础上,我国防灾减灾中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区域利益与公共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存在着冲突,继而致使防灾减灾过程中的利益格局表现出差异性。第二,不同的利益格局下,经济主体的行为会存在区别。利益作为各经济主体行为活动的动机与目的,基于成本收益的比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去选择成本巨大的具有防灾减灾特征的技术与设备,家庭在消费等日常生活中不会主动地认可并选择具有防灾减灾属性的产品,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会选择防灾减灾成本外化的监管模式。第三,制度作为对主体行为起约束作用的行为规则,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制度实施机制在内的防灾减灾制度体系能够促使各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参与防灾减灾,然而我国防灾减灾的正式制度具有分割性、非正式制度存在滞后性、制度的实施机制具有单一性,现行的防灾减灾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第四,为了保障制度的实施,必须在制度安排的基础上设计出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在政府单中心治理和中央统一领导的机制下,我国经济主体防灾减灾的动机欠缺,进而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防灾减灾的真空局面。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提升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成效的对策建议。应基于以上的分析,从利益关系、主体行为、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通过利益协调化解防灾减灾中的利益矛盾,推动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参与防灾减灾,同时深化防灾减灾制度体系的转型,健全防灾减灾的激励机制等途径,进而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成效。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指出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一种减值现象。灾害作为因某种不可控或未能提前预料的破坏性因素,使得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突发或累积性的破坏,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进而造成既得社会财富的损失;而扣除损失之后的财富才是社会的有效财富。因此,从有效社会财富的角度来看,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的是减值作用。第二,构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框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作为一种减值现象,在经济发展中进行防灾减灾势必会涉及不同主体的利益,防灾减灾问题的核心是利益关系的调整,政治经济学能够充分地阐释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防灾减灾问题。本文围绕防灾减灾中利益这一核心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防灾减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