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陆及邻区莫霍面深度特征研究与构造格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yuiop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霍面是地壳和上地幔的分界,是一个重要的密度界面。对比重力资料和地壳测深资料可发现,重力异常与莫霍面深度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因此,通常在一些地震测深资料的约束下可以根据布格重力异常反演莫霍面深度。由于我国尚缺乏完整的海陆一体莫霍深度分布图件,影响了对深部构造的深入认识,特别是对海陆结合带地区的深部结构与构造的认识。因此,需要开展海陆一体的莫霍面埋深反演研究。   对于莫霍面深度陡变较大的梯级带或者分区,采用单一的密度差往往降低反演结果的精度,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变密度的自适应模拟退火界面反演方法。它是一种最常用非线性反演算法,具有不用求目标函数的偏导数及解大型矩阵方程组,即能找到一个全局最优解,而且易于加入约束条件等优点。通过将此方法应用到本次莫霍界面反演研究,不仅可以使反演结果更加精确,而且与周边地区的拼接更加合理,过渡更加自然。   本文得到的中国海陆及邻区莫霍面深度图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对海域空间重力异常进行完全布格改正;其次,对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格莱尼改正,得到研究区格莱尼重力异常;第三,通过优化重力异常场的分离方法,结合前人结果,得到各分区区域场;第四,采用带控制点的三维界面反演方法和自适应模拟退火界面反演方法,以收集到的地震测深等资料为约束,得到各分区莫霍面深度结果;最后,对各分区结果进行合理拼接,得到中国海陆及邻区莫霍面深度图。   中国海陆及邻区莫霍面深度的总体特征为:“东西分带,南北分块”。在整体宏观构造格架上而言,“三横两竖”中的“两竖”有清晰的表现。“两竖”向北仍可以追溯但呈断续状分布,而向南因为两侧分属于不同的板块构造,莫霍面等值线方向大不相同,为后期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所引发的地壳结构变形踪迹所阻断。因而可以推测,这两条梯级带向南的延伸显然都受到了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构造效应的影响,而未能延伸很远。而“三横”更多的是造山带在地形上的反映,在莫霍面深度图中反映不甚明显。另外,中国海陆及邻区莫霍面深度图中还有“第三竖”清晰可见,即太平洋第一岛链梯级带(西太平洋花边构造)。“第三竖”和中国大陆地区的“两竖”都是地壳厚度的变化带,“第三竖”更反映出两侧地壳性质的变化。   本文计算结果是一个“趋势面”,但莫霍面本身并不是趋势面,本文反演的结果所表现的仅仅是莫霍深度分布趋势。针对莫霍面深度在俯冲带地区的如何表达的难题,本文在莫霍面深度图上标注出俯冲带的位置、俯冲角度以及俯冲带周边的震源位置,以此说明在这些区域莫霍面不同于其它地区,必须参考实际测深剖面的结果。
其他文献
有限差分方法可以模拟内部任意复杂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过程及其各种复杂效应,并且容易实现强地面运动研究中有限断层破裂过程的模拟计算,是强地面运动定量模拟及震害预测研究中
极光是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产生的现象。太阳上的各种活动过程引起行星际磁场(IMF)和太阳风的扰动,当这些扰动传播到地球时,引起地球磁层-电离层的扰动,进而在地球高纬产生极
通过对河北大麻坪的天然橄榄石进行高压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粉末实验研究,获得了样品0~33GPa压力范围内的衍射图谱。采用全谱拟合和单谱拟合两种方法对衍射谱进行解析,得到天然橄
本文在较全面调研了基于信号分析的压制多次波方法和基于波动理论的多次波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生产中压制海上拖缆地震数据中多次波尚存在的一些问题重点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
随着地震勘探目标从构造型油气藏向岩性油气藏转变,从地震数据中获得更多可靠且具有明确地质含义的属性信息,然后充分利用这些属性信息对储层的岩性或者岩相进行分析,这种需求变
本文根据均匀弹性半空间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计算原理,从地震断层参数和投影断层参数两个方面出发,计算研究了地震断层的倾角、滑动角、位错量、断层长度、断层宽度、断层
学位
作为地球上最长和最活跃的火山山脉,大洋中脊在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大洋中脊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慢速扩张大洋中脊,其岩石圈较厚,
华南块体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西缘,北部通过秦岭-大别造山带和华北块体相连,西侧以龙门山-横断山断裂与青藏高原相接,南西侧以昌宁-马江断裂与东南亚块体接触,南东侧为西太平洋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