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为我国西部地区大开发实施战略的重要据点、是实行“一带一路”战略以及长江流域经济带上的重要结点,也是我国内陆地区开展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基地,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重庆市的经济地位越发重要,发挥的作用意义也日益显现。自直辖以来重庆市城镇化推进速度非常迅速,城市化水平指数不断提高,1997年重庆市的城市化水平仅仅是31%,但到2015年的时候就增速到到60.9%,全市的总体城市化水平要比全国的城镇化平均水平高4.8%。而且截止到2016年实际经济增速达到10.7%,GDP增速居于全国第一,其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为62.60%。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截至到2014年,重庆市老龄化率高达12.01%,其全部人口数量中60岁以及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占了总体人口的17.42%,老龄化率居西部地区首位,成为了中国“最老”的城市之一。结合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区,区域内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类,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四位一体,人类活动强度大,生态敏感性强的实际情况,此种大环境背景情况下出现的社会问题矛盾也会更加尖锐,以上各种因素综合约束作用下重庆市的资源环境及其承载对象发生了较大变化。所以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非常重要的经济据点,如何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背景下来继续保持稳健城镇化进程,同时缩小区域内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协调人口、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等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借用人口学相关概念和方法,以人口视角建立消费人口压力模型机制,来探讨资源环境承载对象的动态演进,进而研究得到重庆市高速城镇化与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公里格网人口消费压力,对其规模以及消费结构发展变化做深入研究分析,以为重庆市统筹城乡建设提供数据支持,为区域布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得到以下结论:(1)2000、2005、2010以及2015年重庆市1kmx1km公里格网人口密度最高值集中出现在主城区,各地区出现乡镇居民点的地方人口密度值比其他地区的值较高。2000、2005、2010及2015年人口密度数据平均海拔小于400 m的区域人口总数占比分别为54.05%、55.81%、55.82%、72.74%;其中平均海拔200m~400m的区域人口总数占比分别为49.91%、51.50%、51.52%、63.74%;平均海拔400m~800m的区域人口总数占比分别为31.94%、31.44%、31.43%、21.74%。超过800米的比例很低,可见重庆平均海拔200m~400m的区域分布的人口数量是最多的,人口的总数量占比50%以上,这与重庆市主城区人口密度大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重庆市的地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内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同时也表明这种情况和实际行政单元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数量实情相一致。(2)重庆市2015年的社会消费品年零售额是2000年的8.92倍,它的年均增长率则是15.71%。而重庆市2015年的人均的社会消费品年零售额相较于2000年的数值增长了16723万元/人,增长倍数为8.18,它年均的增长率则为15.04%。重庆市人均生活废水和人均生活垃圾的排放指数是持续增高的,2015年重庆市居民人均生活废水排放比较指数是2000年的1.27倍,居民人均生活垃圾排放比较指数是2000年的1.56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3%、3.01%。重庆市居民人均生活废气排放比较指数略有波动。(3)2000、2005、2010以及2015年重庆市1kmx1km公里格网重庆市人口消费压力总体上是增长的,而且主城区出现高值集中情况,各县域的乡镇居民点处人口消费压力值会比较大。2000至2015年四期数据对比显示城镇区域人口消费压力值都有所提高。2005年的重庆市人口消费压力相较于2000年人口消费压力增长的地区为51%,减少的地区为49%;2010年的重庆市人口消费压力相较于2005年人口消费压力增长的地区为97.2%,减少的地区为2.8%;2015年的重庆市人口消费压力相较于2010年人口消费压力增长的地区为13.7%,减少的地区占了86.3%;2015年的重庆市人口消费压力相较于2000年人口消费压力增长的地区为15.6%,人口消费压力减少的地区占了84.4%。(4)2000年重庆市人口消费压力低的区域占了99.05%,压力较低的地区占比为0.62%,压力一般的区域占了0.15%,压力比较高的地区占比是0.16%,压力高的地区仅占了0.02%;2005年重庆市人口消费压力低的区域占了97.58%,压力较低的地区占比为1.93%,压力一般的区域占了0.29%,压力比较高的地区占比是0.17%,压力高的地区仅占了0.02%;2010年重庆市人口消费压力低的区域占了96.42%,压力较低的地区占比为2.99%,压力一般的区域占了0.33%,压力比较高的地区占比是0.20%,压力高的地区仅占了0.05%;2015年重庆市人口消费压力低的区域占了96.67%,压力较低的地区占比为2.27%,压力一般的区域占了0.93%,压力比较高的地区占比是0.11%,压力高的地区仅占了0.02%。由此可见,人口消费压力低的区域基本趋势是逐年降低的,从2000年的99.05%降至2015年的96.67%,而人口消费压力一般的区域从2000年的0.15%增至2015年的0.93%,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口消费压力较低的地区、压力比较高的地区和压力高的地区这三者呈现波动,多数情况为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