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殖民主义向全球急剧扩张的19世纪里,中国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被迫卷入世界殖民体系中。此间西方考古学日趋成熟,并渐次传入中国,晚清民国之际的学术界对此纷纷作出反应。中国考古学历经复杂的酝酿,直至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以下简称史语所)于1928年正式成立,并于同年主持开展了以殷墟为核心的田野考古发掘实践,此举标志着科学考古学在中国的正式确立。本论文则以多维度、多向面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学术背景为重点,探讨了科学考古学在中国得以确立的历史。中国科学考古学的诞生,并非中国考古学自身发展的孤立事件。抛开中国考古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包括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化”之外,中国科学考古学是晚清以来“革命与改良”激荡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与“西学东渐”的学术大背景之下的产物。早期国外的“考古学家”在中国进行过一系列的考古调查活动,并伴随着一定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问世,中国的“地下宝藏”不仅让世界学术界震惊,也促使本土学者将目光从金石学的新发展——“甲骨学”的研究层面,逐渐转向对地下实物资料的拓展层面,但早期有此见地的学者大多并未进行或参与以田野考古发掘为标志的近代考古学。地质学及考古学知识虽在晚清已通过翻译著作与史学论著传入中国,于是有新史学主张重视地下实物资料与文献的互证。但真正意义上的田野调查工作却是由民国初期成立的地质调查所率先展开,其间不乏重要的考古调查与考古发现,尤其以安特生对仰韶文化的考古发现影响极大,国内外学界为之震动。此间,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不断,主张西方民主,推崇西方科学成为时代潮流。这导致“新青年”对传统史学与国故产生了怀疑与批判,其中以疑古思潮的兴起为最甚。史学变革已不可逆,如何走出“疑古时代”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而随着欧美留学生群体的涌现,他们学成归国后也迅速在本土知识分子中脱颖而出,并随着本土考古学组织机构的兴起而崛起,这其实与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改革是相关联的。具备一定西方考古学知识与学术训练的欧美留学生第一次自主主持了中国的考古发掘。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建立,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也在欧美留学生的参与下于1928年正式成立。此后,中国考古学的主流归于史语所一宗,科学考古事业也得以在中国正式展开。全文共分为七章,就以上问题分别进行探讨。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是“科学考古学”的综述与概论,包括对史语所的态度与评价,并得出科学考古学诞生所研究的要点。第三章对科学考古学两个基本问题进行阐述,一是本土学术渊源,二是早期外国学者在中国的考古活动及影响,并指出早期西方考古学传入的特点。从第四章开始,正式论述与中国科学考古学兴起的诸关键因素,比如第四章是探讨地质调查所对早期考古学发展的影响,第五章则是对科学考古学诞生的学术动力即史学变革的综合研究,因为史学变革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社会思潮影响之下的结果。第六章则从科学考古学得以在中国确立的关键人物与组织机构前身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留学生与在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考古学组织机构对史语所的创立产生的影响。第七章则简述了史语所成立以及史语所开展的科学考古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