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现代人与文言文的隔膜愈来愈大;近十年来,部分学者和教师对于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某些词语注释提出质疑,发表新解或商榷论文,导致不少争议。其中不乏以今律古、望文生义者。本论文从语文刊物相关论文、语文教学相关论著中梳理出有争议的疑难语词若干条,依据训诂学原理和方法,从语言和非语言角度,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它们进行训释和辨正:
一、分析语法以确定语词含义。本论文通过对“之”词性的分析和“启窗”、“闭之”、“启窗而观”的句法结构的分析,确定“启窗”、“闭之”只能理解为动宾结构;通过对“与”、“乘”词性的分析,结合《左传》中短语“与+代词(人名)+乘”用例,辨清歧义,确定“与之乘”应理解为“和他共乘一辆车”。
二、从语音和语义关系角度,考察了“好”在不同语义不同词性下读音也不同,并依据“君子好逑”之“好”的词义和词性,确定“好”的音注应为“hǎo”;
三、从语言的时代性和历史发展角度,依据对“衣着”一词发展线索的考察可知,在东晋时代,“衣着”只能作动词解。通过对“如”作“不如”解的语境分析,辨清这里的“如”并非“不如”义。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之“外人”的多种见解作出鉴别;
四、借助古训和考古资料,对“登轼”作出确诂;辨清“今是何世”之“世”;
五、语境角度分析词义。本论文通过分析“宾客”一词的上下文,确定“宾客”为“客人”义。考察《孟子》整部书的用词,确定“富贵不能淫”之“淫”无“收买”义。通过对姚鼐以及同时代作家作品用词的分析,确定“晚日”并非生造词,对“望晚日”正确断句。依据古书记载考察古代宴会情况以及饮食习惯,确定“生彘肩”之“生”为“不熟”义。
在考释语词的同时,归纳总结致误原因,为教师正确理解文言文词语提供方法指导,对中学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