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孜尔石窟,开凿于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初叶,位于新疆拜城县境内。克孜尔石窟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是因为地理位置处于中国最西边,是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更是反映了当时东西文化交流的众多重要内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先后有德、法、俄、日等国探险队到克孜尔石窟进行考古调查,并从中盗走了大量壁画,其中以德国探险队盗走的壁画数量最多。让人痛心遗憾的是,部分壁画已于“二战”中损毁,其中就有克孜尔石窟第38窟的部分壁画。克孜尔石窟第38窟是克孜尔石窟现存典型龟兹风格的中心塔柱式石窟,是集印度、中亚和西域佛教艺术特征为一体的具有特殊风貌的石窟。窟内壁画技艺高超精美绝伦,色彩对比鲜明强烈,是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德国探险队将克孜尔石窟第38窟部分壁画盗走,其中主室前壁上方半圆壁面的兜率天宫说法图壁画,有四身姿态优美的菩萨被揭走,三身已被战火损毁,不复存在,唯有被盗前德国人所拍黑白照片还留存。笔者于2011年11月有幸参观了克孜尔石窟,并在第38窟内临摹了壁画,亲眼目睹了遗迹被盗的斑斑凿印,非常痛惜。通过在窟内两个月的临摹体会,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克孜尔石窟壁画的调查研究和德国探险队的调查报告书,笔者对克孜尔石窟第38窟《兜率天宫说法图》壁画的流失作一历史回顾和再现,据近年来专业所学和实践运用,对第38窟《兜率天宫说法图》壁画进行临摹,并对残缺部分进行复原性修复的研究。因残缺壁画的复原在形式上不能有超出原状的立意和创新,因此需要充分调查历史资料,了解其主题思想和造型特征及形式、方法、特点等,并通过对传统壁画绘制材料和色彩变化的研究,找出色变的规律进行色彩复原,同时强调以线造型的功能,再现当年壁画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