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双版纳地处滇南,与缅甸、老挝接壤,临近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雨林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居住环境。傣族是西双版纳的主体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傣族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也使傣族成为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民族。傣族生活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傣族人民善良温和、朴实纯净的性格,所以称傣族为水的民族。傣族人民热爱自然、崇拜自然,价值受到小乘佛教教义的洗礼,傣族文化到处都体现着水文化的特征,这种特征也体现在傣族传统的体育活动中。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传统的体育活动主要有孔雀舞、象脚鼓舞、武术、丢荷包以及泼水节中举行的堆沙、丢荷包和赛龙舟等活动。这些体育活动以表演性和娱乐性为主,几乎没有身体对抗性,节奏韵律感强,细腻柔和,通过竞技的方式展现傣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文化特征。傣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是水文化,形成这种文化是傣族社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傣族人民参与这些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放松心情,还可以在活动中传达祝福与情意。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性别结构。伴随着不同时期社会性别结构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每个方面。傣族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过渡到父权制的阶级社会,最终形成有母系遗风的父权制阶级社会。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社会的结构和社会文化也随之变迁。我们将傣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活动,通过参与体育这种文化活动的性别差异,从傣族传统体育活动中观照傣族社会中的性别结构。性别差异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性别研究能从某些方面解读社会结构的重要依据。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结构赋予了男女性别的差异,也就是说,男女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是一种社会分工,也是一种社会安排。不过女权主义认为,性别的差异是被建构出来的,因为根据帕森斯的理论,个体几乎是无用的,那么女性想要改变自己的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女权主义为建构主义理论提供了一种全新得到视角,即是现实中的性别差异并不是社会结构安排的结果,女性的从属地位实际上是男性构建出来的。无论是结构功能主义还是建构主义理论,对性别差异的分析都有其极端之处。所以,本文试图结合结构功能主义和建构功能主义理论,通过傣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参与性别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傣族社会结构中的性别关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进入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进行实地调查。经过对西双版纳傣族历史、文化、社会结构有了初步了解后,再进行对该地区傣族传统体育的分析。通过了解傣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不难发现在这些活动中存在着一定上的性别差异。比如竞技性强的项目是男性为参加主体,而女性多数参与一些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活动,男性展现力量,女性展现柔美。傣族的象脚鼓舞是男性特有的舞蹈,而孔雀舞则是以女性为主导,这种阴阳结合、刚柔相济的现象更加深刻的体现了傣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性。傣族一些男女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中,也能从男女不同的分工而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傣族的传统文化,比如堆沙和丢荷包。产生这样的性别差异,笔者认为与傣族的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有关。傣族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民族,伴随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男性先天的生理优势使其成为从事生产活动的主要力量,而女性则主要负责家务劳动。这样的社会分工差异造成男女社会地位的悬殊,男性被视为社会发展的力量,而女性则不被认可。这点在傣族的体育活动中也有所体现:男子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表现智慧和力量,而女性更多表现的是温柔细腻。造成傣族体育活动的性别差异还有傣族的宗教文化。小乘佛教南传进入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经过历史的演进,完美地与原始宗教相融合,形成具有傣族特色的佛教,是傣族全民性的宗教信仰。象脚鼓舞自佛教传入后便成为傣族佛事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后来与傣族人民的生活融入到一起,成为傣族人民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象脚鼓舞在西双版纳地区是男子性的舞蹈,不允许女子参与象脚鼓舞,这是因为佛教中的的教义对男权的张扬和对女权的限制,傣族与祭祀相关的体育活动就会出现明显的性别差异。通过了解傣族体育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孔雀舞最早也是由男性来表演,为什么现在变成了女性占主导地位?女性随着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自身素质的提升,有更多的需求和能力来参与社会活动,体育活动便是方式之一。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展现自己、释放自己,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大概可以说明傣族社会的性别结构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发生变迁,一些带有社会安排的性别差异也正在遭受着冲击。笔者透过对西双版纳傣族体育活动中性别差异的分析,认为造成这种性别差异是傣族社会结构和社会主体的建构共同作用的原因。已经被傣族社会结构所规定了的性别结构中,遭到来自女性为主体的冲击,女性正在通过参与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其中参与体育活动便是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