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介和目的:
鼻咽癌是中国南部地区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广东省更列首位。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主张联合放射治疗及辅助化疗。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中耳及内耳结构往往常规处于照射野之中,电离辐射对中耳甚至内耳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因而放疗损伤对鼻咽癌患者中耳功能的影响是目前临床放射治疗中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导致不同程度的中耳病态,严重者甚至导致听力丧失,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鼻咽癌患者治疗后听力损害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化疗药物——顺铂的使用。顺铂是近年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选药物之一,它最为严重的毒副作用是内耳毒性,耳聋通常为双侧,高频损害最明显。
本课题拟对初诊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行纯音听阈测试和声导抗动态检测,检测数据中将放疗前、放疗中(当完成15次照射时)、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个月(自放射治疗开始赵计算)、放疗后6个月(自放射治疗开始起计算)的骨气导听阈值及鼓室图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中耳功能进行动态观察,总结治疗后骨气导听阈和鼓室声导抗的变化发展规律,探讨早期发现放疗后中耳并发症的措施,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同时通过对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接受放疗的剂量、顺铂用量等引起高频神经性听力下降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因素,以便及早采取措施,有助于预防或减轻鼻咽癌患者的远期听力损害。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组为2007年3月~12月就诊于我院经病理活检首次确诊为鼻咽癌需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13例,男性9例;年龄23-72岁。既往患有中耳或内耳疾病者;肿瘤全身转移者;其它全身器质性疾病者均排除在外。
二、研究方法:
1、放疗前资料收集:病史收集;一般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肝胆B超;详细的全身和专科查体;采用MADSEN纯音听阈测试仪和中耳分析仪测定患者治疗前双耳的骨气导听阈和中耳声导抗值;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尤其鼻咽部CT片,由肿瘤放疗科医生对患者的肿瘤情况进行分期,并制定相应的放化疗方案。
2、放疗疗程与剂量:上述22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放射治疗,采用6MV X射线行面颈联合野和下颈切线野照射,分割方式均用常规分割,周剂量10Gy,按计划改野,保护正常组织,总剂量为70-78G y,35-39次。22例患者中19例应用了化疗药物顺铂为主的化疗。
3、放疗期间及放疗后的随访:随访时间半年,分别于放疗前、放疗剂量达30GY时、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个月(放疗首日开始计算)、放疗后6个月(放疗首日开始计算)共5个时间点对患者进行专科检查及纯音听阈测试和声导抗检查。
三、统计学分析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把放疗中、放疗结束、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6个月这4个时间点的各频率的气导及骨导听阈值分别与放疗前进行比较,由于数据经正态检验后符合正态分布,采用dunnett法进行两两均数比较,比较放疗开始后不同时间点与放疗前的总体均数有无差异性,并总结其变化规律。
对引起患者放疗后听力下降的可能因素,包括年龄、肿瘤分期、性别、放疗剂量、顺铂的应用,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前进法筛选出影响因素。对患者于不同时间点测出的鼓室图指标包括MEP(中耳峰压)、SC(静态声顺)、GRAD(鼓室图梯度)、TW(鼓室图宽度)等数据,经正态检验后,为非正态分布,故进行KRUSKAL-WALLIS TEST方程作秩和检验,比较其不同时间点的总体均数有无差异性,并总结其变化规律。
以交叉分类资料的卡方检验探讨放疗前中耳负压是否与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存在关联。
结果:
1、随着放疗时间的推移,鼻咽癌放疗后患者气导各频率听阈值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高频音4 kH z和8 kH z上升的趋势更为明显。同时,各频率气骨导差值不断扩大,到放疗后6个月,各频率气骨导差达到最高峰。
2、随着放疗时间的推移,鼓室声导抗测试中,GRAD值呈逐渐下降趋势,而TW值呈逐渐上升趋势。
3、经卡方检验,放疗前中耳负压(MEP<-100.00 daPa)与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之间存在关联性。
4、经Logistic回归分析,鼻咽癌放疗后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的发生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联合顺铂辅助化疗有相关性。年龄、性别和使用顺铂的OR值(优势比)分别是1.136、0.016和3.886。
结论:
1、鼻咽癌放射治疗对中耳功能的影响在放疗后6个月最为明显。如能尽早进行临床干预,或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远期听力。
2、放疗前鼓室声导抗检测中耳呈负压的患者,放疗后更容易患分泌性中耳炎。因此,可以通过放疗前测量中耳压力来预测患耳发生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风险性,并在放疗前对患耳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阻止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和发展。
3、鼻咽癌放疗后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的发生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联合顺铂辅助化疗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