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为多年生兰科植物,自然条件下繁殖率极低,野生资源濒临灭绝。《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中国植物红皮书》等均将铁皮石斛列为保护物种。铁皮石斛富含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微量元素及酚类、菲类、芪类、笏酮类、倍半萜类、甾体类及香豆素等成分,具有抑制肿瘤、提高免疫功能、抗氧化以及降低血糖等作用。在中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药用价值广为人知,市场供需存在较大缺口。本文选择铁皮石斛为调查对象,通过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网络电商、农户等渠道了解铁皮石斛产业的现存问题和调查铁皮石斛的产业现状,分析其产业发展前景,并针对产业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研究解决办法来分析林下仿原生态铁皮石斛种植技术推广的可行性。调查结果为:当前铁皮石斛人工种植模式主要包括:设施仿生栽培模式、林下仿原生态栽培模式、盆栽模式等。目前设施仿生栽培模式是主要的种植模式,在市场上占90%的份额,但存在投入资金大、占用土地资源、产品质量低、价格低等问题。与设施栽培模式相比,林下仿原生态铁皮石斛种植技术兼顾铁皮石斛野生资源保护和经济效益,同时具有前期投入小、不占用耕地、产品质量高、价格高等特点,是具有推广意义的一种种植模式。并且本文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进一步分析铁皮石斛林下仿原生态种植技术推广的可行性。目前铁皮石斛林下仿原生态种植技术已成熟,并且具有日常管理较为简单、病虫害较少等技术优势,而且推广区域广,粗略估计潜在的生产区域面积可达到11357.92万公顷,并可额外为林业增加附加收入约101.46亿元,不但符合耕地保护、退耕还林以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国家政策,还在铁皮石斛野生资源保护、恢复,以及提升人工林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铁皮石斛林下仿原生态种植技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种植,构建了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与发挥林地综合效益的发展模式,对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良性循环,提高林业利用率和综合效益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常适合在秦岭-淮河以南的野生资源分布区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