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005031)的资助。圆柱滚动体轴承通常用于重载或者高精度的工作场所,而圆柱滚动体轴承极易因端部边缘效应出现失效。因此,需要对圆柱滚动体母线进行凸度设计,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滚动体母线进行修形来改善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接触状况,从而避免轴承的过早失效。本文在接触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圆柱滚动体轴承的修形方式、凸度量大小以及滚动体修形之后对轴承的力学性能影响等方面做了研究。首先,用切片的方式和影响系数法建立了有限长线接触问题求解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轴承的滚动体在四种常见修形方式下的凸度量、接触应力和接触弹性趋近量进行计算。并用有限元方法对接触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基于该计算模型对对数母线方程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其次,计算了滚动体在不同修形方式、不同外载下与内外圈弹性趋近量的大小,对计算得到的数据用指数函数进行数据拟合,得到不同修形方式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的载荷-变形量函数变化关系式,根据该关系式推导得到不同修形方式下的滚动体与套圈接触刚度表达式。然后,将滚动体接触刚度带入到轴承载荷分布计算模型,计算得到圆柱滚动体母线修形轴承的载荷分布情况,分析了圆柱滚动体修形轴承在零游隙、正游隙和负游隙下修形方式对载荷分布的影响。然后计算轴承在不同滚动体修形方式、不同凸度量大小、不同外载下的内外圈弹性趋近量大小,绘制轴承载荷-弹性趋近量曲线,分析滚动体修形方式和凸度大小对轴承刚度性能的影响。最后,对于圆柱滚动体轴承内外圈发生倾斜的工况条件,建立了倾斜状态下的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倾斜角度、修形方式、修形量大小对滚动体接触的影响。针对倾斜滚动体偏载效应通过传统的修形方式难以消除的问题设计了滚动体非对称的修形曲线,用一次函数来消除偏载效应,用指数函数来消除边缘效应。计算结果显示,经过非对称修形之后的滚动体接触应力分布得到很好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