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兼与私营、三资企业比较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是一项重要的理论与实际课题。本文通过对国有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特征的分析发现:尽管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近年来有了大幅的增长,但在增速上仍然与私营、三资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且利润分布高度不均,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垄断的基础性行业,倘若没有这些行业的利润支撑,其盈利水平将大大低于私营、三资企业。鉴于国有企业利润增长推动力量来自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有经营管理水平、技术进步、产品适销情况,外因有市场势力、政府的政策倾向、宏观经济形势),本文借助于Eviews6.0软件,基于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国有工业企业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市场势力,经营管理水平对其利润增长的贡献显著,但影响力却远逊于私营、三资工业企业,而技术的进步、产品的适销性则对其利润增长的作用均不显著。这恰恰说明了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存在不合理的因素。为此,需要加强对国有垄断行业的监管、明确国有企业的作用、强化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激发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国有企业效率的不断提升。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居民财富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金融市场的持续纵向发展,金融脱媒化现象日趋严重。存贷利差的不断缩小威胁着以传统存贷业务为核心盈利方式的商业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是经典金融理论的基石,主要探讨完全竞争市场和理性经济人假设条件下资本市场的行为。对国内外研究分析资本市场中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
自《京都议定书》实施起,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重要措施之一的碳排放交易就如火如荼地在全球开展起来。但碳交易在我国仅处于初级尝试阶段,尽管近几年来涉及碳交易的机构如雨后
财富管理是多市场、多方面、多角度的金融整体化服务。它是基于对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家庭资产状况、未来预期的了解,通过科学的方法为客户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