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97年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问世以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全球掀起了哈利·波特热。该系列丛书在中国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中国读者都是被精彩的中文译本所传达的情节,人物和语言所吸引。由于这部小说世界性的流行,学者开始对小说进行研究,但是与小说在商业上的取得的成功相比,对小说的专项学术研究仍十分匮乏。虽然对于小说本身的文学性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中译本在翻译上的研究仍处于萌芽时期。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丰富的语言。小说类文体中有很多对话场景,言说类动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者罗琳运用了大量的言说类动词来表达人们说话时不同的方式,声调,音量等,使读者体验到作者用词的多变丰富。但是在汉语译本中却体现不出这种丰富的词语变化。原著中用了很多言说类动词去表示说话时具体的细化的方式,比如表示一个人大声说话的时候,罗琳使用了snarl, roar, snap, bark, yell, boom, bellow等多个词语。表示一个人小声说话的时候,罗琳使用了mutter, grunt, murmur, whisper等词语。然而在译文中,如此细致的说话方式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译者仅仅选用一个相对抽象的词来表达所有的这些近义的言说类动词,比如上述的snarl, roar, snap, bark, yell, boom, bellow,都被翻译为汉语中的“吼”。本文尝试用框架语义学研究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言说类动词的翻译。框架语义学是一种理解词汇和语法结构意义的理论。框架语义学认为,与某一语言单位所表达的意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所有知识共同构成一种独特的知识结构,即框架。框架提供词语的意义在语言中存在以及在话语中使用的背景和动因。框架语义学认为词语意义的描述离不开语义框架,也就是说要描述一个词语,必须把它置于相关的框架下。本文首先应用框架语义学的基本原理来辨析言说类动词,找出其异同。其次,引入框架语义学下的核心框架元素这一概念,将其作为英汉言说类动词可接受性英汉翻译的主要参考依据。本文研究发现,运用框架语义学可以更清楚地辨析同义词,同时参考框架网络能为判断言说类动词可接受性提供比较重要的参考依据,即核心元素。能为言说类动词的翻译提供不同的思维模式,从而为以后处理相似词语的翻译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