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性教育理论的提出,主要源于现实中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互相指责与埋怨,为此,教育理论如何真正指导实践成为了不少教育学人为之奋斗的学术目标与精神追求,但在这样的研究中,我们越来越发现,作为理论的教育是不可能直接指导实践的,指导实践并非完全依靠纯粹的“理论”,在现实中,教育理论工作者也缺少真正对于实践的关注与考察。应用性教育理论概念的提出,主要源于教育理论整体内部的一种划分,依据的是不同性质教育理论的研究方向及研究目的,是基于可以将教育理论划分为基础性教育理论和应用性教育理论以及教育理论是可以走向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来划分的。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要求我们把握任何教育理论时,既要考察教育现象或问题中的事实,又要把握作为“人学”所必不可少的价值,不能因为价值观的不同,就否认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同样不能为了追求科学性,就忽视教育理论的价值性。所谓“应用性教育理论”实际上就是在形成实践思维的时候,按照实践的的模式去把握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性,即为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教育理念具有客观性、逻辑性、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教育价值具有价值性、主体性、多样性和超越性的特点。教育情境往往是感性的,它一般具有直观性、典型性、偶然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它们三者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其中教育理念是后两者认识的基础,教育价值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情境联系的桥梁,教育情境则是前两者的完善。知道了应用性教育理论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就为寻找其结构提供了条件。作为面向实践的教育理论,应用性教育理论结构的实践运用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一是理解教育理论,只有先从符号中把握一定的有关教育的内在联系、属性和规律,才有评判的基础。二是分析价值,即认清理论提出者或介绍者的价值倾向和自己的价值倾向,从而比较、选择,并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三是掌控具体情境,要了解教育对象及其周边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运用理论的方式、方法、工具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