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储层统计特征确定不同的网格粗化参数,可使模型网格粗化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尽量少的损失储层原始地质特征,是一种可反映储层地质特征的、高效的模型粗化方法。目前,油藏模型粗化技术研究较深入,粗化的数学算法不断改进,然而粗化网格的化分仍然仅从数学角度考虑而忽略储层地质特征的差异性,往往不同沉积单元均采用统一的网格粗化。本次研究在分析和认识研究区目的层储层特征基础上,开展精细模型网格粗化参数的研究,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建立即能够反映储层实际地质特征,又最大程度减少网格数量、提高模拟计算效率的模型网格粗化方法,并在此方法指导下确定研究区各小层粗化参数,粗化精细模型,评价粗化精度与计算效率的关系。杏十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杏树岗背斜构造南部,属于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结合储层类型及对应测井曲线将研究区划分为五种储层类型,并开展储层测井曲线特征参数的粗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测井曲线形态为复合型储层,一般厚度较厚,且水淹厚度达90%左右,当采样间隔为储层厚度的1/4,可反映储层物性变化的基本特征。测井曲线特征为指形的基本为0.8m以下薄储层,内部物性差异不大,可以用一个网格进行表征。测井曲线特征为漏斗形、钟形的一般为0.8m以上的较厚储层,建立油藏模型时至少需要储层厚度1/2的厚度作为垂向网格参数,垂向网格参数为储层厚度的1/5时可描述物性变化分界点。测井曲线特征为钟形与漏斗形复合的储层,建立模型时至少需要储层厚度1/2的厚度作为垂向网格参数,垂向网格厚度为储层厚度的1/5时可描述物性差异变化点。测井曲线特征为钟箱型的储层,内部物性差异较小,可采用储层1/2的厚度作为垂向粗化网格,但如需精确描述储层分界点,在1/2厚度的约束下,采样间隔尽量不要大于1m。在以上实验结论指导下,本着能够区分储层厚度、反映储层内部物性差异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适合不同要求的三套网格参数划分方案,分别为“精细参数”、“适中参数”以及“高效参数”三个级别的参数划分方案。统计分析研究区各沉积单元储层厚度、物性结构、储层空间位置、储层间距、夹层厚度以及水淹厚度比例等参数的分布规律,全面认识储层空间分布特征。依据研究区目的层72个沉积单元各自储层特征的差异,制定了三种不同方案各沉积单元具体的粗化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