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审计伴随着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而出现。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代理成本,这是经理人和股东利益目标函数不一致的结果。为了降低代理成本,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就是寻找独立审计服务。独立审计又称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在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下,注册会计师依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对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发表审计意见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能够显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股东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进而缓解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不仅如此,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够降低外部利益相关者面临的信息风险,有效保护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保证受托责任有效履行、保护资本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以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智力密集型的服务行业,签字会计师及其带领的团队是审计服务的实际执行者,他们的个人特征决定了最终审计质量的高低。最近几年的实证审计研究从会计师事务所总所(分所)过渡到签字会计师层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大多表明:签字会计师的个体异质性会影响签字会计师的行为,进而影响审计质量。然而,纵观现有文献,还鲜有文献从签字会计师繁忙的角度展开研究。事实上,我国的签字会计师繁忙程度确实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繁忙的签字会计师可以在一个年度同时审计十多家上市公司;反之,非繁忙的签字会计师在一个年度只审计一家上市公司。那么,在中国特有的制度环境和审计市场结构下,签字会计师的繁忙程度差异是否影响签字会计师的行为,进而最终影响审计结果呢?其作用的机理又是怎样?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鉴于研究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签字会计师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以及审计市场环境,从签字会计师层面切入,研究签字会计师繁忙度对审计质量、审计延迟以及审计收费的影响。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而详实的回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后理论分析签字会计师繁忙度对审计结果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其次,借鉴前人文献,本文提出了适合我国资本市场和制度环境的实证检验模型。最后,本文以我国2007-2015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实证检验模型,分别检验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质量、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延迟以及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收费的关系,最终形成具体的研究结论和启示。本文实证检验了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签字会计师繁忙度越高,签字会计师对每个客户投入的审计时间预算越低,审计质量越低,即“压力效应”占主导作用。(2)进一步地,本文考察了签字会计师经验和审计任期的调节作用,本文发现签字会计师的审计经验、签字会计师的审计任期能够有效缓解签字会计师繁忙度对审计质量的消极作用,即在签字会计师的审计经验较为丰富、审计任期较长的组中,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不显著;反之,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个结论支持了“学习效应理论”。(3)事实上,签字会计师并非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本文研究发现,在大客户中,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质量关系不显著;而在小客户中,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个结论说明,签字会计师在审计时间预算受限的情况下,倾向于优先保障大企业的审计时间和审计质量。(4)本文还根据签字会计师角色差异区分了复核签字会计师和项目签字会计师,发现复核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而项目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质量关系不显著。主要原因是,复核签字会计师繁忙度显著高于项目签字会计师,从而加剧了“压力效应”。本文实证检验了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延迟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延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根据客户规模,将样本区分为了大客户和小客户,分别考察签字会计师繁忙度对审计延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大客户中,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延迟的关系不显著;而在小客户中,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延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根据签字会计师的客户重要性,将样本区分为重要客户和非重要客户,分别考察签字会计师繁忙度对审计延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重要客户中,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延迟的关系不显著;而在非重要客户中,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延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也进一步印证第三章中的结论。(4)根据签字会计师角色差异区分了复核签字会计师和项目签字会计师,分别考察复核签字会计师繁忙度和项目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延迟的关系,发现只有复核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延迟呈现负相关关系,而项目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延迟的关系不显著。(4)在中介效应分析中,本文进一步论证了“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上升——审计师投入下降——审计质量下降”的逻辑。本文实证检验了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收费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收费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在审计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签字会计师繁忙度的“声誉溢价”效应大于“繁忙减量”效应,对审计收费起到了主导作用。(2)根据事务所规模区分了“四大”和“非四大”后,发现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收费的正相关关系只存在于“非四大”中,在“四大”中二者的关系不显著。类似地,将样本区分为“十大”和“非十大”,发现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收费的正相关关系只存在于“十大”中,在“非十大”中二者的关系不显著。(3)根据签字会计师角色差异区分了复核签字会计师和项目签字会计师,发现复核签字会计师(合伙人)繁忙度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而项目签字会计师繁忙度与审计收费的关系不显著,主要原因是审计项目的谈判以及审计收费的磋商主要由合伙人负责。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继续开展签字会计师层面的审计研究,作为少数披露签字会计师个人信息的国家,中国给签字会计师层面的实证审计研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中国的法律制度环境、审计市场结构与美国、澳洲等成熟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审计市场结构研究签字会计师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供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证据,补充现有文献。第二,作为签字会计师的重要特征,签字会计师繁忙度的相关研究还尚存不足,本文手工整理签字会计师的个人资料,系统地研究了签字会计师繁忙度对审计质量、审计延迟以及审计收费的影响,从而全面揭示了签字会计师繁忙度对签字会计师行为的影响机理,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第三,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这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和行业监管者理解签字会计师繁忙度对审计结果产生影响的机理,认识签字会计师繁忙度对签字会计师行为的影响,进而有助于各方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另外,本文结论对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具有警示作用,提醒投资者关注签字会计师繁忙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