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应用两种不同味觉刺激物短暂刺激后MR扩散加权成像定量评价正常涎腺功能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柠檬汁和维生素C片短暂味觉刺激后行主涎腺DW-MRI成像时其ADC值的变化规律的差异。 方法:对20例涎腺功能正常的志愿者先于静息状态下行1次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DW-MRI扫描作为基准,用两种方法进行味觉刺激,分别是在口内滴注5 ml柠檬汁和在口内含500 mg(100 mg/片)维生素C,进行短暂味觉刺激后,行DW-MRI重复扫描13次。动态扫描起始时间为刺激开始后30 s,单次扫描时间为1 min30 s,间隔30 s。b值取0和1000 s/mm2。另外,分别测定静息及5 ml柠檬汁刺激后涎腺唾液流率。分析两种刺激物刺激前后各涎腺ADC值变化曲线的特点及差异,比较各涎腺静息ADC值与刺激后最大ADC值的差异,比较不同腺体间静息ADC值以及两种刺激物刺激后不同腺体最大ADC值、最大ADC增加率(IR)以及Tmax的差别。比较两种刺激物刺激后分别得到的最大ADC值、最大ADC值增加率以及Tmax之间的差异。分析各涎腺静息唾液流率与静息ADC值、刺激后唾液流率与刺激后最大ADC值、刺激后唾液流率相对增加率与最大ADC值增加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静息状态下腮腺、颌下腺、舌下腺间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腮腺与舌下腺的静息ADC值均显著低于颌下腺(P<0.01)。①、柠檬汁刺激后,各涎腺的平均ADC值均于味觉刺激后的第一次扫描(30 s)达到峰值,此后ADC值呈逐步下降趋势,并有小幅上下波动,部分值略低于基线。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间最大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刺激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腮腺的刺激后最大ADC值显著低于颌下腺与舌下腺(P<0.05)。腮腺、颌下腺、舌下腺间最大ADC值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腮腺与颌下腺最大ADC值IR均显著低于舌下腺(P<0.05)。各涎腺静息ADC值与静息唾液流率、刺激后最大ADC值与刺激后唾液流率、最大ADC值IR与唾液流率相对增加率间相关性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500 mg维生素C片刺激后,各涎腺平均ADC值于味觉刺激后第一次扫描(30 s)明显升高(P<0.01),此后ADC值呈逐步缓慢上升趋势,并有小幅上下波动,腮腺刺激后平均ADC值于味觉刺激后14 min30 s达到峰值,颌下腺与舌下腺刺激后平均ADC值均于味觉刺激后的12 min30 s达到峰值,此后ADC值呈逐步下降趋势。腮腺、颌下腺、舌下腺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腮腺、颌下腺、舌下腺间最大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刺激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腮腺、颌下腺、舌下腺间最大ADC值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涎腺静息ADC值与静息唾液流率、刺激后最大ADC值与刺激后唾液流率、最大ADC值IR与唾液流率相对增加率间相关性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种不同味觉刺激物刺激后各参数比较:柠檬汁刺激后腮腺与舌下腺最大ADC值显著低于维生素C刺激后的值(P<0.05);柠檬汁刺激后各涎腺最大ADC值IR均显著低于维生素C刺激后的值(P<0.05);柠檬汁刺激后各涎腺Tmax均低于维生素C刺激后的值,其中颌下腺与舌下腺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腮腺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W-MRI可以在体无创地评价味觉刺激过程中涎腺功能的动态变化,在评价涎腺功能减退及动态监测涎腺功能变化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柠檬汁短暂刺激DW-MRI是一种更标准的味觉刺激方法,具有深入探讨的价值。 第二部分不同方式和不同强度酸刺激后MR扩散加权成像定量评价正常涎腺功能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在不同酸刺激方式与刺激强度间,主涎腺MR扩散加权成像ADC值的差异。 方法:①、对18例涎腺功能正常的志愿者,先于静息状态下行1次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的DW-MRI扫描作为基准。在受试者口内滴注5 ml柠檬汁后依次采用以下两种不同的刺激方式:口内含10 s/2 min后吞咽,然后均行DW-MRI重复扫描10次。②、对12例涎腺功能正常的志愿者,基线扫描后,在受试者口内分别滴注两种不同酸度(PH值)的柠檬汁(青柠檬,PH值为1.88;绿的梦,PH值为2.5)各5 ml进行短暂味觉刺激后各行DW-MRI重复扫描10次。上述不同刺激方式和不同强度酸刺激物选择的先后顺序随机。DW-MRI动态扫描起始时间均为刺激开始后30 s,单次扫描时间为1 min30 s,间隔30 s,b值取0和1000 s/mm2。分析不同方式及不同强度酸刺激前后主涎腺ADC值变化曲线的特点及差异,比较不同刺激方式及不同刺激强度下静息ADC值与刺激后最大ADC值的差异,比较各涎腺间静息ADC值以及刺激后最大ADC值、刺激后最大ADC增加率(IR)以及Tmax的差别。 结果:不同刺激方式及不同刺激强度刺激后各涎腺平均ADC值均于味觉刺激后第一次扫描(30 s)达到峰值,此后ADC值呈逐步下降趋势,并有小幅上下波动,部分值略低于基线。①、不同刺激方式:柠檬汁在口内含10 s刺激后各涎腺最大ADC值均显著低于柠檬汁含2 min刺激后的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柠檬汁在口内含10 s刺激后各涎腺最大ADC值IR均显著低于柠檬汁含2 min刺激后的值,其中颌下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腮腺与舌下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柠檬汁在口内含10 s刺激后腮腺的平均Tmax低于柠檬汁含2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柠檬汁在口内含10 s刺激后颌下腺与舌下腺Tmax明显高于柠檬汁含2 min,其中颌下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舌下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刺激强度:青柠檬刺激后各涎腺最大ADC值均略低于绿的梦刺激后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柠檬刺激后各涎腺最大ADC值 IR稍低于绿的梦刺激后的值,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柠檬刺激后腮腺、舌下腺的平均Tmax低于绿的梦柠檬汁刺激后值,其中腮腺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腺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柠檬刺激后颌下腺Tmax高于绿的梦柠檬汁刺激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W-MRI可以显示不同味觉刺激方式和刺激强度下各涎腺ADC值变化规律的差异,反映出其在评价味觉刺激后涎腺功能动态变化方面的敏感性和准确度较高。 第三部分应用短暂味觉刺激后DW-MRI评价放射性口干症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短暂味觉刺激后 DW-MRI评估放射性口干症患者涎腺功能的临床价值。 方法:使用Philips Achieva1.5T超导型MR机和16通道头颈联合相阵控线圈,对3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的患者行味觉刺激前后DW-MRI检查,30例涎腺功能正常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析RT组与对照组酸刺激前后各涎腺ADC值变化曲线的特点及差异,分别比较两组静息 ADC值与刺激后最大 ADC值的差异,比较不同腺体间静息ADC值以及刺激后最大ADC值、刺激后最大ADC增加率(IR)、Tmax的差别。比较两组之间静息ADC值、刺激后最大ADC值、最大ADC值增加率以及Tmax之间的差异。分析两组不同腺体静息唾液流率与静息ADC值、刺激后唾液流率与刺激后最大ADC值、刺激后唾液流率相对增加率与刺激后最大ADC值IR间相关性。分析RT组各涎腺静息ADC值、刺激后最大ADC值、最大ADC值IR、静息及刺激后唾液流率、唾液流率相对增加率分别与CTCAE分级、VAS分级的相关性。 结果:RT组各涎腺静息ADC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腮腺:t=4.84,P<0.001;颌下腺:t=13.97,P<0.001;舌下腺:t=10.69,P<0.001)。RT组各涎腺刺激后最大ADC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腮腺:t=3.75,P<0.01;颌下腺:t=13.08,P<0.001;舌下腺:t=6.21,P<0.001)。RT组与对照组各涎腺刺激后最大ADC值IR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组与对照组舌下腺刺激后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6,P=0.001),RT组与对照组腮腺与颌下腺刺激后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组与对照组各涎腺刺激后的平均ADC值均于味觉刺激后的第一次扫描(30 s)达到峰值,此后ADC值呈逐步下降趋势,并有小幅上下波动,部分值略低于基线。 RT组,各涎腺静息ADC值与静息唾液流率、刺激后最大ADC值与刺激后唾液流率、最大ADC值增加率与唾液流率相对增加率间相关性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腺体静息唾液流率与颌下腺静息ADC值之间存在正相关(r=0.364,P<0.05),余对应参数间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RT组CTCAE分级与腮腺、颌舌下腺、全腺体静息唾液流率相关性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腮腺:r=-0.859;颌舌下腺:r=-0.685;全腺体:r=-0.892。P<0.001)。CTCAE分级与各涎腺静息ADC值、刺激后最大ADC值、刺激后最大ADC值IR、刺激后唾液流率、刺激后唾液流率IR相关性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组VAS分级与颌舌下腺、全腺体静息唾液流率相关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颌舌下腺:r=-0.493;全腺体:r=-0.406。P<0.05),VAS分级与腮腺静息唾液流率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RT组VAS分级与各涎腺静息、刺激后最大ADC值、刺激后最大ADC值IR、刺激后唾液流率、刺激后唾液流率IR相关性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短暂味觉刺激后DW-MRI可以有效显示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各涎腺ADC值的动态变化以及与正常涎腺间的差异,在评价涎腺功能减退及动态监测涎腺功能变化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