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调查天津市不同医院的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了解天津地区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指南要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今后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主管部门的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了解天津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内科医生高血压诊治水平,为优化高血压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回顾性调查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西医院(以下简称西医院)、某三级甲等中医院(以下简称中医院)以及两家一级医院(以下简称社区医院)2012年1月-12月所有主诊断为高血压的门诊电子处方,统计每份处方所属的年龄、性别、处方开具日期、所用抗高血压药物名称、联合用药情况及总的处方量。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市5所三级医院和9所社区医院内科系统的医生进行高血压病相关临床知识及诊治情况的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3.所得数据均利采用Microsoft Excel2007软件及SPSS19.0软件进行汇总和统计学分析,总结并探讨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特点和用药趋势。结果:1.西医院、中医院和社区医院(以下统称三家医院)均以36-79岁患者的处方量最多,分别占各自医院总处方量的83.18%、87.97%和91.05%。在同一医院不同年龄分布男女高血压患者的处方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01)。西医院单药降压治疗的处方中用药频度排序前五位依次是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RB)、血管紧张素工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复方制剂(SPC);中医院门诊采用单药降压治疗的处方中用药频度排序前五位的依次是:CCB、ARB、ACEI、β-RB和SPC;社区医院门诊单药降压治疗的处方中用药频度排序前五位的依次CCB、ARB、中成药、ACEI和β-RB。各医院二联处方均以CCB+ARB方案最多,推荐与不推荐二联处方在不同医院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在三家医院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调脂治疗和应用叶酸片)用药比例分别为38.1%、36.0%和24.8%,三家医院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家医院均以包含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降压处方比例最高,调脂治疗次之,叶酸片最少;三种药物在三家医院均以60-79岁患者处方中最多,其他年龄段患者三种药物使用情况与60-79年龄段患者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01)。2.问卷调查显示,临床医生普遍认为低盐饮食可干预血压,回答准确率为85.9%,而控制体重降低血压的准确率最低,为69.1%,社区医院的临床医生对5项非药物干预措施的正确率均低于三级医院医生,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01)。不同级别医院的临床医生对于常用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的慎用症、禁用症掌握的回答准确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01),而对于降压0号的掌握则无区别(P=0.796)。三级医院不同科室倾向于治疗本科室擅长的疾病,但各科室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天津市三家不同医院门诊口服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其中CCB和ARB的用药频度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位,利尿剂整体应用不足。内科医生应遵循国内最新高血压指南,掌握各类降压药的作用机制、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等,为患者提供合理价廉有效的抗血压治疗方案,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高血压在降压同时应针对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必要时予以药物干预,达到最大的临床获益。2.天津地区三级医院内科系统医生关于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知识和实际处理高血压病例能力强于基层医生,应加强高级别医院医生和基层医生的交流,普及高血压治疗的相关知识,提高临床处理高血压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