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用水量不断增长,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近年来,为了节约水资源,生产废水回用已成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来自原水的污染物和净水过程中投加的药剂,由于污染物经处理后被显著浓缩,大多数指标的数值是原来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生产废水回用存在风险。因此,对生产废水回用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与控制意义重大。本课题主要以西北地区某市两大地表水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生产废水回用后出厂水浊度、CODMn、铝、氨氮、丙烯酰胺单体等相关水质指标进行监测,评价分析了生产废水回用对现有的水处理工艺和水厂出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有的处理工艺下,A、B水厂回用水浊度、氨氮、铝和CODMn对水厂出水的影响较小,均不存在风险;而A、B水厂回用水中丙烯酰胺单体含量较高,造成水厂出水丙烯酰胺单体时有超标。回用水中丙烯酰胺单体的控制是生产废水回用风险研究的焦点之一。在浓缩污泥脱水之前投加聚丙烯酰胺(PAM),可以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但会在水中残留对人身体有害的丙烯酰胺单体,增加水厂出水的毒性风险。本课题针对丙烯酰胺单体超标问题,采用对污泥脱水前PAM投量优化来进行风险控制研究。在实验室小试条件下,对不同浓度的污泥,分别投加不同类型和剂量的PAM,研究污泥比阻的变化情况,结合污泥脱水机对出泥含固率的要求,确定最佳PAM类型和投加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不同浓度的污泥,投加阴、阳离子型PAM均能有效降低污泥比阻值、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但使用阴离子型PAM,出厂水丙烯酰胺单体含量更低。在满足污泥脱水效果时,综合考虑离心上清液的浊度、丙烯酰胺单体残留量,建议采用阴离子型PAM,A水厂最佳的投药量范围为0.16g/L~0.25 g/L,B水厂最佳投药量范围为0.09g/L~0.16g/L,投药量小于或等于水厂现有投药量。采用上述最佳投量和类型的PAM将会降低生产废水回用后出厂水的丙烯酰胺单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