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器官移植已成为了治疗终末期肾脏、肝脏、心脏和肺脏等疾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随着各类移植总量的上升,移植后患者存活时间、存活率都呈现上升趋势,目前肾移植术后患者最长已存活40年。移植患者存活率的逐年上升与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密切相关,肾移植术后势必要暴露在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药物环境中,这类药物可以减弱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促进受体的长期存活,但这些药物对骨骼都有毒害作用,有很多患者术后发生骨质疏松与骨折,肾移植后骨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肾移植术后长期的并发症,不但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缩短了术后生存时间,这值得我们关注。研究目的:通过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化指标(血钙Ca、磷P)、骨代谢指标(骨形成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 BGP、骨吸收指标-尿中胶原吡啶交联deoxypyridinoline Dpd)、以及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 BMD)检测结果,对术后患者的骨代谢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找出骨代谢变化规律,为肾移植术后患者的骨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通过临床搜集病人资料,特别是移植后时间及药物使用情况,采用自身对照,按照不同时间点如术前(术后一月都应当计算在术前范围内)、术后6月、术后12月、术后24月,分为4组,搜集患者血液、尿液标本,血液标本离心后保留血清,与患者尿液一并放入超低温冰箱保存,搜集满40例后送实验室进行生化指标(血钙Ca、血磷P)、骨代谢指标检测(骨吸收指标—尿中胶原吡啶交联Dpd;骨形成指标—骨钙素BGP),并同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受试者腰椎1-4(L1-4)、左股骨颈(FN)和Ward’s三角BMD。通过对样本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各分组患者骨代谢的变化趋势及特点。结果:本研究中的各个观察点的受体血清中血钙、血磷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代谢指标血骨钙素、尿脱氧胶原吡啶交联均有增高(p<0.05或p<0.01),并随治疗时间增加,呈现递增趋势;各个部位骨密度检测发现,行免疫抑制治疗后12月均有显著降低,腰椎1-4、股骨颈、ward’s三角三个部位的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由于肾移植术后受体势必要暴露在免疫抑制剂环境中,这对骨骼有毒害作用,一般来说,移植后第一年易多发快速骨量丢失和因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术后骨量丢失早期,与骨形成、骨吸收标志物上升有关。根据本研究结果,肾移植术后骨代谢为高转换型,BGP较Dpd以及血Ca、P作为免疫抑制治疗后的骨代谢指标更为敏感;且腰椎1-4的骨量丢失较左股骨颈以及Ward’s三角更为明显,因此,较后二者而言,腰椎1-4作为免疫抑制治疗后的骨密度检测指标更为敏感。因为骨病常先于移植出现,准备移植的受体应检测骨密度、骨代谢指标、以及相关的生化检测,这样能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的异常骨代谢,并及早控制纠正骨量的丢失。另对于受体,应该在移植后就立即接受药物治疗,防止骨量的丢失以及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