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通过本研究观察关节镜下线桥技术治疗中老年人肩袖全层撕裂的临床效果。2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采用关节镜下线桥技术治疗中老年人肩袖全层撕裂患者86例,男32例,女54例;手术时年龄51岁一78岁,平均62.4±5.6岁。左肩20例,右肩66例。累及优势肩75例。术前病程从3个月到35个月,平均病程13.6个月,根据手术前肩关节正位,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及MRI检查及查体体征确定手术方案,采用肩关节镜线桥技术治疗86例患肩。86例患者都获得6个月的随访。患肩均测定术前术后休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和体侧外旋角度,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和美国肩肘外科医生评分(ASES)对治疗前后进行评估,并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估研究。3结果休息时VAS评分从术前(6.3±3.2)分降到末次随访时(0.8±1.4)分(t=5.34,P=0.03),活动时VAS评分从术前的(7.7±2.1)分降到末次随访时(1.7±1.6)分(t=-5.66,P=0.02)。关节前屈角度从术前(110°±52°)到术后末次随访时(146°±28°)(t=4.56,P=0.02),外展角度从术前(105°±53°)到术后末次随访时(140°±22°)(t=4.54,P=0.03),体侧外旋角度从术前(31°±14°)到术后末次随访时(35°±10°)(t==4.52,p=0.04).UCLA评分由术前的(15.1±4.6)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30.2±2.5)(t=5.78,p=0.02);ASES评分由术前的(30.2±16)分增加到末次随访时(80.4±13)分(t=5.74,P=0.03)。休息时和活动时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5.34和5.66)。术后平均前屈角度增加48.4。,平均外展角度增加45。,平均体侧外旋角度增加4.2。,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前屈、外展和体侧外旋的t值分别为4.56,4.54和4.52,P=0.02,P=0.03,P=0.04)。4结论关节镜下线桥技术治疗中老年人肩袖全层撕裂有效。通过严格手术适应症的把握,术后合理康复,锚钉合理的选择,临床再撕裂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