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加固软岩浅埋偏压隧道边坡的受力机理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e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隧道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这些隧道在缩短运行距离、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营效率、减少交通事故、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这些隧道中,为了尽可能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有可能在洞口段形成浅埋偏压隧道。在软岩浅埋偏压隧道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技术或者处理措施不当,容易在洞口薄弱段形成大面积的塌方而造成巨大损失。因而,为保证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和运行的安全,工程中常采用抗滑桩桩板墙+反压回填等措施对边坡进行预加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关于抗滑桩在隧道开挖后的受力机理的研究较少,工程中多采用经验法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抗滑桩的设计。本文以科研项目“厦蓉线水都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08]6013-04)为依托,采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抗滑桩加固软岩浅埋偏压隧道边坡的受力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成果有:  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抗滑桩加固软岩浅埋偏压隧道边坡的受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②对实际工程中抗滑桩桩后土压力和桩身应变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桩后土压力和桩身受力的变化规律。  ③对不同的坡度、不同的围岩参数、不同的隧道与桩的相对位置等工况下的抗滑桩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数值计算,并采用数值拟合的方法对抗滑桩的受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隧道开挖后土压力的变化量的计算公式,为类似工程的抗滑桩设计提供参考。  在本研究中,现场监测的结果和数值计算的结果在数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规律是一致的。这说明本文对抗滑桩加固软岩浅埋偏压隧道边坡的受力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是比较合理的,对类似工程的抗滑桩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汶川大地震触发了大量的崩塌,其中位于青川县大院回族乡麻柳沟的岩质边坡的崩塌具有鲜明的特征:其崩塌落石的块体大都在5m3,其中有3块巨型块石其体积分别为1234.2m3、229.32m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多,各种地下厂房、引水隧洞、交通隧道和城市地铁相继兴建。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使得地下洞室结
长期以来,边坡稳定性分析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中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进行边坡稳定分析时,难点之一在于寻找边坡的临界滑动面(即最危险滑面)。由于安全系数目标函数一般具有多
好氧颗粒污泥成为废水生物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在SBR和连续流两套系统,采用不同来源、不同特性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探索不同接种污泥对于
钢框架是钢结构中的一种基本体系。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计算长度系数法和假想荷载法对钢框架进行稳定设计。本文研究了这两种稳定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对它们进行了讨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时填方路堤震陷下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中,2008年汶川地震路堤震陷
目前,组合结构一般是指由钢材(包括轧制或者焊接成型型钢、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结构,统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组合结构由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发展而来,因此组合结构具有钢结构
黄河三角洲是年轻陆地,广泛分布着以低液限粉土、含砂的亚粘土、粉砂土为主的沉积土,工程性质差,有些地区甚至是欠固结土,为减小高填方路基等上部建筑物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往
相比于圆钢管混凝土,方钢管混凝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工作一直处于落后位置。半刚性连接方钢管混凝土结构以较高的强度、优越的抗震性能及较短的施工周期和良好的综合经济
随着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其支撑结构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对风电支撑结构的安全性评估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对支撑结构安全性的分析大多停留在设计、施工或正常使用的某一阶段,没有以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其整个生命期的安全性进行完整的分析。本文以全生命周期这一概念作为主线,结合安全事故,将支撑结构从设计、施工到正常使用整个生命期的安全问题,应用理论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分析。(1)设计阶段:结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