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痰湿证患者在发病时、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病程第21天、病程第28天的中医临床表征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痰湿证的辨识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和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脑病科缺血性中风痰湿证及其兼夹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合并疾病情况、烟酒史、脑卒中家族史、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在不同时点的缺血性中风痰湿证中医临床表征等资料,采用复杂网络分析软件Liquorice系统进行分析,以每位患者不同时点的痰湿证为基础,17项痰湿证中医临床表征为节点,节点间共存关系为边,边值表示节点共现的频度,建立痰湿证中医临床表征关系网络。采用Liquorice系统实现的多尺度骨干网络分析方法抽取痰湿证中医临床表征核心关系网络,同时用点式互信息方法计算痰湿证中医临床表征的互信息值,分析痰湿证中医临床表征在不同时点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并将数据导入Gephi软件,对可视化效果进行优化展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80例,男性患者51例(63.75%),女性患者29例(36.25%),其中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39岁,65岁以上的患者42例(52.5%)。65%的患者体重超重或肥胖。55%的患者有吸烟史,35%的患者有酗酒史,有脑卒中家族史的患者占10%。合并疾病方面:合并高血压的有59例(73.75%),合并血脂代谢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各有47例(58.75%),合并糖尿病患者32例(40%),合并冠心病(26.25%)。病灶特点方面:61.25%的患者影像学特点呈现多发病灶;81.25%的患者合并血管内膜增厚、斑块或者狭窄;68.75%的患者能在发病24小时内到医院就诊。在入院时,二个证候要素兼夹时痰湿证兼内风证为最多,占31.25%,痰湿证兼气虚证占2.5%;在三个证候要素兼夹时,痰湿+内风+内火证与痰湿+内风+血瘀证为同样均为11例,都占13.75%;单纯痰湿证有3例,占3.75%。在患者入院时,缺血性中风痰湿证患者表征主要以头昏或头晕、头重、腻苔、滑脉、头闷痛、口黏腻、神情呆滞、咳痰或喉中痰鸣为主;在患者发病第7天时,痰湿证表征的频率从多到少主要是以腻苔、头昏或头晕、滑脉、口黏腻、头重、厚苔、神情呆滞、咳痰或喉中痰鸣为主;在患者发病第14天时,痰湿证表征的分布主要以滑脉、腻苔、口黏腻、头昏或头晕、厚苔、纳呆、头重、肥胖等为主;在患者发病第21天时,痰湿证表征的分布主要以滑脉、腻苔、厚苔、口黏腻、纳呆、胖大舌、滑苔、肥胖等为主;在患者发病第28天时,痰湿证表征的分布主要以腻苔、滑脉、厚苔、口黏腻、滑苔、齿痕舌、肥胖、胖大舌等为主。从患者入院至发病28天痰湿证中医临床表征的纵向统计结果分析,滑脉、腻苔各时点均保持较高比例。头昏或头晕、头重、头闷痛、神情呆滞、咳痰或喉中痰鸣在患者入院时占据较大的比重,并在发病第7天时达到顶峰,此后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肥胖、便溏、渴不欲饮在各时点的比重基本稳定。胖大舌、齿痕舌在各时点均保持较低的比例。在中医临床表征相关性方面:在患者入院时,头昏或头晕与头重、头重与头闷痛、头重与腻苔具有较高的共现度;在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时,腻苔与头昏或头晕、腻苔与口黏腻、滑脉与头昏或头晕均具有较高的贡献度;在病程第21天时,纳呆和滑脉、腻苔和厚苔、厚苔和滑脉具有较高的共现度;在病程第28天时,滑脉与厚苔、滑脉与口黏腻、腻苔与口黏腻、滑脉与齿痕舌具有较高的共现度。其中,在所有时点中滑脉与腻苔两项表征在各时点共现度均保持较高比例。结论:缺血性中风痰湿证中医临床表征呈现动态关联性,头昏或头晕、头重、头闷痛、神情呆滞、咳痰或喉中痰鸣等是缺血性中风痰湿证急性期的主要表征;腻苔、滑脉在缺血性中风痰湿证各时点均占有较高比例;痰湿+内风证、痰湿+血瘀证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主要证候要素;复杂网络技术有助于中医临床表征的动态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