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硕士论文的研究对象为《诗经·郑风·大叔于田》,该诗意在精致的刻画出诗歌主人公大叔射猎的场景。《大叔于田》作为305首中华诗歌原典之一,其深刻的内涵价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历代以来,此诗在东亚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东亚学者勤于治诗阐释,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但至今以来,还未有人将《大叔于田》的研究成果做出一番归纳梳理。无论是在诗歌主旨的阐释,还是具体字词句的考辩分析,都缺乏集成性的统一研究。同时东亚学者对《大叔于田》的研究本身便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典型案例,对该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能够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重要启发。基于以上两点,本论文以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为视角,系统论述了东亚学者关于《大叔于田》的治诗成果,并从汉语国际教育视角较有新意的挖掘出《大叔于田》的实际应用价值。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大叔于田》全诗的诗歌主旨研究。关于诗旨之说,东亚学者历来争论不休。通过梳理诸家观点,本文得出共有十二种诗旨之说的结论。分别是:刺庄公说、爱叔段说、美田说、讽太叔段说、描写太叔段狩猎场面说、忧叔段不义而得众说、郑俗浮薄说、刺滥驾君车说、赞美贵族田猎说、大叔段的拥护者赞美段打猎说、夸美田猎之人说、爱情诗说。其中以刺庄公说和爱叔段说影响最大,此两种观点再加刺滥驾君车说均是以政治教化角度释诗。忧叔段不义而得众说、讽太叔段说、段的拥护者赞谀叔打猎说、描写太叔段狩猎场面说,这四种说法均建立在将诗歌主人公认定为共叔段的基础上。美田说、赞美贵族田猎说、赞美猎人说,此三种说法均认为诗歌描摹出主人公狩猎的画卷。现代学者治《诗》思路迥异于古代,一是从民俗学视角提出了郑俗浮薄说,二是提出了流行的情诗恋歌说。十二种观点,各成体系,都有自己的理据可言。《大叔于田》成文时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诗旨之说距古未远者,当更为可信。因此,笔者更倾向于刺庄公说。第二章为《大叔于田》全文三章三十句诗的考辩,文章主要着力点放置在重难点字词的阐释上。《大叔于田》成文已有两千多年,对其字句意义进行准确的阐释是涉及全诗研究、诗歌传承的重要问题。本章主要通过综合东亚学者各家之说,运用以诗证诗、以典籍证诗的科学方法,对具体的字句进行周密的考辩,最后将每句诗译介为流畅通俗的现代白话文。从研究结果上看,本诗字句的具体意义考辩基本阐释清楚。第三章为《大叔于田》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章节,也是本论文的重要创新之处。《大叔于田》是在《诗经》的母体中得到传播的,因此《诗经》的文化意义和传播启示必须阐释清楚。《诗经》在东亚两千多年的动态传播中能够得出两点启示:要以柔性和平手段传播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应具备区域国别化概念。这一组具有前后衔接关系的概念有着不可低估的实际指导意义,能够运用到当下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当中去。《郑风·大叔于田》在东亚汉字文化圈的传播中,展现了古代中华文化传播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启示价值。基于此,本章提出了大力增强汉教硕士(教师)文化素质的命题。同时,结合实际的教学,本章也提出了《郑风·大叔于田》的教学案例设计,展现了古典传统诗歌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灵活应用。《郑风·大叔于田》作为中华诗歌的瑰宝之一,两千多年来得到了充分的传播与文化认同。因其具有巨大的内涵,至今仍有大量的宝藏可以进行开拓挖掘。本文仅是归纳整理了历代学者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些皮毛性的观点。诸如《大叔于田》的创作年代、主人公考辩、西方文艺理论对诗的阐释等,均是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都理应引起学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