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McKinnon(1993)提出“中国之谜”以来,“超额货币”问题开始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重视,但是与国外相比,目前国内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其一是对“超额货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清晰,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往往将“超额货币”概念和“流动性”概念混淆在一起;其二是在对我国“超额货币”程度的测量中所使用的方法不当,大多研究者采用了基于传统交易方程式基础之上的测量方法,造成了测量上的偏误;其三是在对我国超额货币的引致原因的实证检验中,研究者大都忽视了制度等长期因素的变动对各个相关变量所造成的影响;其四是缺乏对“超额货币”程度的变化对我国经济金融影响方面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重点做了以下工作:第一是对“超额货币”的概念进行了厘清,指出“超额货币”是指经济中货币供给量过多,超过了经济主体对货币的各种需求总量,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其最终结果会引起物价的上涨。从“超额货币”的内涵来看,其不仅包括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而且还应该包括执行贮藏等各种职能的货币量;第二是采用供求均衡意义上的“超额货币”程度的算法,在变量中引入制度及虚拟经济发展的因素,在方法中采用AO检验法对长期因素做了阶段性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法对我国的“超额货币”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在1979年-2007年间,我国的确存在着较大规模的超额货币,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的超额货币程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三是采用阶段分析法对我国超额货币的引致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货币化、虚拟经济的发展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我国超额货币程度发生变化,其中:货币化在1979-1990年间和1991-2007年间对“超额货币”程度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虚拟经济的发展与“超额货币”程度的变动具有反向的影响,货币结构的变化对“超额货币”程度的变动具有正向影响,而居民消费对“超额货币”程度在1979-1990年间无显著影响,但是在1990-2007年间有正向的影响;第四是对“超额货币”程度的变化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超额货币”程度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物价和汇率的变动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中,对物价和汇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长短期是不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