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会通》(以下简称《会通》)的作者、成书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包括编排方式、校勘情况、注释情况、引书情况等方面的整理研究,分析黄竹斋选择桂林古本(白云阁藏本)作为研究蓝本的背景原因和他的内在动机,并对《会通》一书所做工作进行详细考察,结合黄氏的著作以挖掘他的主要学术思想。方法:(1)文献学方法。以《会通》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为线索,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归纳研究。(2)统计学方法。对《会通》的引书次数及其在各篇章的分布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据考,黄氏生于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卒于1960年5月,享年75岁。他对仲景著作的文献整理与搜集作出一定贡献,擅长针灸。黄氏生平著述颇多,已刊行伤寒学著作有《伤寒杂病论读本》《伤寒杂病论论集注》《会通》三种。《会通》之成书与西医传入、民国时期伤寒经典研究相对集中的时代和学术背景密切相关,另外,该时期《伤寒论》《金匮要略》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变化、仲景著作流传中遗留下的问题、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发现等是影响《会通》撰著的直接因素。黄氏著述《会通》的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1)崇尚仲景之学。(2)重视相关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注重使用不同版本对原文加以考订。(3)认为桂林古本有其优胜之处。本论文对《会通》内容编排的研究,首先对照宋本,分析了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的编排方式;其次,总结了《会通》在白云阁藏本基础上内容编排的变化,发现其在此基础上又以一定的法则从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湘古本、涪古本中收录了白云阁藏本所阙佚的条文。校勘上,《会通》校文内容主要为指异文和指倒错,所用校勘方法是以异本相校(对校法)和以他书相校(他校法),其校勘特点是采用多种医籍进行考核,但极少运用据理推断(理校法)的方法。注文上,内容有四:(1)释字词、兼通文义,包括注音、通文和解释词义。(2)分析篇章。(3)指示读法。(4)阐发医理。其训释词义多采用“随文为训”的方法,即据境索义,并常寓训词于串讲之中;阐发医理则主要采用“以经证经”和“类比对举”两种方式。引书上,所引明清时期和宋代医家较多,其中又以清代为最,引用医家则集中在十五家注。《会通》的选注有一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选注重视类比对举。(2)多角度、分层面引用注家。(3)引注以补充原文。(4)引注全面、细致周到。结论:受时代环境所限,《会通》所做研究难免有其局限性,对古本《伤寒杂病论》真伪问题未予以深入探讨。但黄氏本着认真、客观严谨的态度对古本进行整理、考订,用于仲景佚文的辨别疑窦、勘误补缺,其态度和做法值得肯定;该书在编排、校勘、注文和引书等方面均有一定特色,反映了黄氏的主要学术思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