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最近几十年来社会变革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精神压力随之增加,焦虑也日益加剧。在校的学生虽然没有和社会直接接触,但也体会着这种变革与发展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困惑与烦恼,而且这种困扰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正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特征,纵观以往针对学生群体焦虑状况的研究发现,以大学生、中学生等群体为对象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研究生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国家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研究生的队伍日益壮大,到现在为止已成为了一个数目庞大的群体,所以对他们的心理研究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国家统招硕士研究生进行焦虑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了解中医院校硕士研究生的焦虑现状,并对其最近12个月经历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为中医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支持,为改善他们对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6点:1、生活事件各因子除了年级差异有显著性,其他均无显著性,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压力的应激量呈递减趋势;2、硕士研究生的社会支持在性别和年级上都存在差异显著性,主要表现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女生要高于男生,研一的学生要高于研三的学生;3、硕士研究生的应对方式总体来说比较积极,各个变量上积极应对的得分要远远大于消极应对的得分,应对方式各因子差异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显著;4、硕士研究生的焦虑症状检出率为9.39%,轻度焦虑的占7.5%,重度焦虑的占1.88%,焦虑水平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差异不显著;5、生活事件各因子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人际关系的相关性最大,其次是健康适应。社会支持总分与焦虑呈显著相关,但是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与焦虑的相关性却没有统计学意义。应对方式的消极应对与焦虑呈正相关,但是积极应对与焦虑的相关性却没达到显著性水平。生活事件各因子与应对方式各因子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他因子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而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学习压力和丧失因子则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而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社会支持各因子与应对方式各因子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积极应对与各社会支持因子呈正相关,消极应对则与之呈负相关;6、应对方式作为生活事件与焦虑的中介变量,在应激过程中,与生活事件协同作用于焦虑,调节作用显著。